时间:2017/1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衡阳县金兰镇因“川漾金沙,山产兰草”而得名,是古代衡宝驿道上的重要口岸。古时传说仙人牵牛过罗州桥,因罗州桥边兰草丛生,后人在此筑寺而冠名“金兰寺”。境内山青水秀,景色诱人,人文荟萃,常大淳、谢彬、刘兆玄更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近年随着龙王峡漂流等旅游项目的开发,带动区域内其他旅游资源的综合发展。石荷岭、聚湖峰等景点更是受到户外爱好者的热捧。如今,在金兰又多了一条游步道,金兰镇的人们每天傍晚都去走一走,也成了外地游客到金兰的一条新的景点。金兰寺镇正南米处的省道旁,立有“忠恕寺”牌坊。由大门径直往里走,一路郁郁葱葱,转过几个弯,便到了忠恕寺。

忠恕寺建在高地,其居高凌下、霸气凛然之势,更兼冬暖夏凉气候,心旷而神怡。大约十年前,只有邵阳隆回县籍俗家姓李的老和尚一人据守,他曾提起过此寺周边是朱元璋的古战场,如今老僧早已西归。为何叫“忠恕寺”?寺中无一知晓。只有一位头发渐白的刘姓俗家寺管,除了介绍风水好、地势险要,日本军队占领金兰时也曾驻扎此寺而外,他还说出了一条重要线索,说是听老辈讲的,常遇春当年进攻此山左峰上的“袁公寨”,因易守难攻,死了很多人。多年了,“袁公寨”的遗址至今仍能折射出其“雕栏玉砌应犹在”的往昔豪华。这“忠恕寺”三字也是朱元璋亲自命名的······

从忠恕寺往山上走,半山腰上,就能看到金兰镇全景。

再走片刻,便能见到一古墙。

这便上袁公寨仅剩的一段墙。

这墙见证一段历史!

元末明初的袁公寨这一仗有多惨?朱元璋命名的“忠恕寺”,就彰显了一切!建寺通常是为了祭祀死者,“忠”顾名思义是褒扬、纪念自己的战死下属,那么“恕”呢?宽恕、饶恕的对象通常是指的敌人。什么样的敌人,死了之后能够让朱元璋宽恕并提升到与自己将士平等的位置来纪念?那肯定是让他钦敬、感动的弱势而宁死不降的“敢死之师”。

站在废墟前,野草在疯狂地生长。

到达山顶,陈坪村水库的全貌便出现在眼前。

而在山对面,又一座高山出现,山风摇树若洪波涌伏,这便是风波岭。

麻子寨位于半山腰,山势险要。年6月24日黄昏,国民政府军第一百军抵达金兰寺芙蓉桥一带,不料日军已于先天到达麻子寨,正抢筑军事。军长李天霞趁敌人立足未稳,于当晚9时左右向敌发起进攻,战斗持续5昼夜,日军不支败退,李军长率军追至衡南三塘一带。

如今古寨遗址已是林木葱葱。

从山顶向下望去,蒸水在这里拐了几道弯,依旧向东流。

而天空,依旧那么蓝!

(部分文字来自网友聂斐斌的博客图/文:爬上窗台的草)

赞赏

长按







































专业从事白癜风诊疗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里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