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通过封山育林,多亩紫色页岩区域种上乡土树种杨湖村“育”成“绿宝石”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陈鸿飞通讯员阳新龙交春许冬日5月20日,记者随衡南县林业局的工作人员从县城云集镇出发,西行40公里,来到谭子山镇杨湖村。村子周围山上,大片大片的树林在阳光照耀下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成群的鸟儿在林子上空飞翔、嬉戏。绕村小河流水潺潺,清澈透明。村东头有一大片枣园,泛青的酥脆枣挂满枝头。40岁出头的村民谢琼军在忙着给枣林施肥、灌溉。“这片枣林有亩,去年产酥脆枣吨,收入50多万元。”谢琼军乐呵呵地说。据介绍,杨湖村由原白龙、林陵、杨湖3个村合并而成,共有31个村民小组。过去,这里多紫色页岩,土地贫瘠,庄稼难以生长。全村户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6户人。年下半年开始,衡南县对全县紫色页岩地区实行封山育林。杨湖村多亩紫色页岩区域,种上苦楝、柏树、栾树等10余种乡土树种。年,杨湖村实施退耕还林,不少村民自愿在山上适宜种树的多亩旱土上植树造林,把旱土变成林地。17年奋斗,如今的杨湖村山清水秀,成了花的世界、鸟的乐园。“山变绿了,水变清了,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村党支部书记谢琼民兴奋地说,“昔日红色沙漠,如今变成了镶嵌在衡南南乡片的一块耀眼的‘绿宝石’。”环境好了,一些在外务工经商的人纷纷回乡投资兴业,谢琼军就是其中之一。年,谢琼军回乡承包亩荒山,投资万元种植酥脆枣等经济林,吸收常年务工的贫困村民20多人,人均年收入2万元。谢琼军还投资办起农家乐,每逢节假日接待观光游客,旅游年收入超过30万元。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