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8/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一、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已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B、感冒清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蓝根、草河车、连翘配制而成的。

C、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D、这家工厂今年产量比去年翻番,成本却下降了一半。

3、中国古典诗歌有一种“竹枝词”,其格律宽松自由,用语浅近自然,内容多描写民间风土或男女艳情,富于民歌情调;唐以后的竹枝词且多以七言四句为定式。

依据以上叙述,试判读下列选项何者并非竹枝词:

A、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B、满天梅雨近端阳,竹叶隔宵裹粽忙。一朵榴花两枝艾,大家儿女学新妆。

C、春水初添新店溪,溪流停蓄绿玻璃。香鱼上钓刚三寸,斗酒双柑去听鹂。

D、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4、下面这首古诗描述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景象,这个传统节令是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重阳B.七夕C.中秋D.元宵

5、下图是著名画家丰子恺的漫画《瞻瞻的脚踏车》

小孩瞻瞻看见一辆脚踏车驶过,觉得脚踏车就像自己家中的扇子。于是,他回到屋里找了两把扇子,乐呵呵地摸拟比划着说:“我有脚踏车了!”

试就这副漫画的内容写一段中心突出的话,不少于50字。(5分)

二、古诗文默写(6分)

6、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列空格处。

(1)、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也要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2)、有人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掩盖自己的错误。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名句“,”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3)、杜牧在《赤壁》中借古物引出历史,写出兴亡之由的诗句“,”。

三、古诗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雪梅(其二)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

①此句意为: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7、梅花历来是中国古代文人歌咏的对象,在国画中,它与、、合称为“四君子”,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喜爱。(3分)

8、卢梅坡与王安石在诗中都写到了雪梅,但是两首诗又各不相同,试从内容上说说两首诗的写作侧重点。(4分,不超过30字)

9、简要说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中的哲理内涵。(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试题。(16分)

(一)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二)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10、文段(二)所叙内容即是成语(典故)的故事。(2分)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2)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12、翻译(6分,每句3分)

(1)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13、从思想观点的角度说说文段(一)与文段(二)的相同性。(4分)

四、现代文阅读(21分)

与陌生人交流

铁凝

以前,我家离我就读的中学不远,上学的路程大约10分钟。每天清晨我都要在途中的一家小吃店买早点。

那年我13岁,念初中一年级。

每个清晨,我就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我要在这里吃馃子喝豆浆,馃子就是人们所说的油条。这个时候的小吃店,永远是热闹的,一口五印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卫生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当年,能吃到这油炸馃子已经是欢天喜地的事了。我排在等待馃子的队伍里,看炸馃子的师傅麻利、娴熟的动作。

站在锅前的是位年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的竹筷,不失时机地翻动着,将够了火候的成品夹入锅旁的铜丝笸箩。她用不着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自己的事,但她是愉快的,身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当她偶尔因擦汗把脸抬起时,我发现她长得非常好看,新鲜的肤色,从白帽沿下掉出来的粟色头发,纯净、专注的眼光,她的一切……

在我当时的生活中,她几乎就是美丽的代名词——一种活生生的可以感觉和捕捉的美丽。她使我空荡的大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以后的早晨,我站在队伍里开始了我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她那两条辫子的梳法,她站立的姿态,她擦汗的手势,脚上的凉鞋,头上的白布帽。当我学着她的样子,将两条辫子紧紧并到脑后时,便觉得这已大大缩短了我与她之间的距离。

后来我搬了家,不能再光顾哪家小吃店了。又是一些年过去,我又一次光顾那家小吃店。记得是秋后的一个下午,我乘坐的一辆面包车在那家小吃店前抛锚。此时,门前只有一口安静的油锅。我走进店内,看见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头上仍旧戴着那白帽,帽子已被油烟沤成了灰色。她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给了这家店。柜台里是打着蔫儿的凉拌黄瓜。我算着,无论如何她不过40来岁。

下午的太阳使店内充满金黄的光亮,使那几张铺着干硬塑料布的餐桌也显得温暖、柔和。我莫名地生出一种愿望,非常想告诉这个坐在柜台里打着呵欠的女人,在许多年前我对她的崇拜。

“小时候我常在这买馃子。”我说。

“现在没有。”她漠然地告诉我。

“那时候您天天站在锅前。”我说。

“你要买什么?现在只有豆包。”她打断我。

“您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

“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几乎怪我打断了她的呆坐,索性别过脸不再看我。

“我只是想告诉您,那时候我觉得您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经学着您的样子打扮我自己

“嗯?”她意外地转过脸来。面包车的喇叭响了,车子已经修好,司机在催我。我匆匆走出小吃店,为我这唐突的表白寻找动机。但我忘不了她那终于转向我的脸。我多么愿意相信,她相信了一个陌生人对她的赞美。

不久,当又一个新鲜而嘈杂的早晨来临时,我又乘车经过这家小吃店。门前的油锅又沸腾起来,还是她手持竹筷在锅里拨弄。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她以她那本来发胖的身形,正竭力再现着从前的灵巧,那是一种更加成熟的灵巧。车子从店前一晃而过,我忽然找到了那个下午我对她唐突表白的动机。正因为你不再幼稚,你才敢向曾经启发了你少年美感的女性表示感激;为着用这一份陌生的感激,唤起了她那爱美的心意。那小吃店的门前该不会有“欢迎卫生检查团”的标语了吧?我庆幸我的车子终究是一晃而过,我坚信原意坚信的:她的焕然一新是因为听见了我的感激。

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

(选自《铁凝散文》,有删改)

14、从全文看,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4分)

15、综观全文,概括我对她(卖油条姑娘)的情感认识变化。(6分)

16、试从描写的角度,分析文章的画线(段落)部分。(6分)

17、简要分析本文的主旨。(5分)

五、写作(50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作文。

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里,你有多少留恋与回忆,有多少感触?请以“再见了,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不少于字。2、主题清楚,中心突出。3、不得在文中写出所在学校与本人姓名。

附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答案:A(B项中的“敝帚自珍”的意思是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C项中的“风声鹤唳”的意思是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D项中的“叹为观止”的意思是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2、D

3、D

4、C

5、(言之成理即可,对儿童模仿与想象持正面歌颂态度。)

二、古诗文默写(6分)

6、(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三、古诗文阅读(26分)

7、兰、竹、菊(3分)

8、卢梅坡的诗侧重抒发议论梅与雪交相辉映,不可分离;王安石的诗侧重描写了雪中寒梅的清香。(4分)

9、梅雪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这同时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要取长补短,不可苛求。(3分)

10、高山流水(2分)

11、(4分)(1)做官(2)北面(北边)

12、翻译

(1)鲍叔并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是由于没有遇到好时机。

(2)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13、从思想观点的角度说说文段(一)与文段(二)的相同性。

两篇文段都强调了“知人识人”的重要性。要发现一个人的才能,必须要学会努力了解一个人。只有了解一个人,我们才能做到知人善任。

四、现代文阅读(21分)

14、从全文看,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参考答案:

对比。具体对比如下:

①将我初中时代认识的炸油条姑娘的年轻而富有活力,与她40岁时冷漠而生命枯萎进行对比。

②将“与我交流前”的她,和“与我交流后”的她进行对比。

15、综观全文,概括并分析我对她(卖油条姑娘)的情感认识变化。

参考答案:

①最初相识时,她成了美丽的代名词,是我模仿的对象,我对她充满着崇拜;

②再次相见时,她成了冷漠的劳动者,对我的不耐烦,让我感到非常吃惊。

③与我交流后,她焕然一新,富有生机活力,让我感到特别高兴与自信。

16、试从描写的角度,分析文章的画线(段落)部分。

参考答案:

这一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细节描写与肖像的描写。文段开始以“持”、“翻”、“夹”“擦汗”等动作描写,写出了炸油条姑娘的动作的娴熟与活力;这一过程中,文笔细腻,从细节的角度刻划了她的美丽、青春,灵巧。文段最后通过对她的肤色、头发、眼神等肖像描写,突出了小姑娘的活力与可爱,表达了我对她的向往与热爱。

17、探究本文的主旨。

参考答案:(此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与别人的经意或不经意的表扬,往往能激发别人对生命的活力,使人焕然一新。平淡的生活与交往,蕴含着无限的魅力与生机。

五、写作(50分)

18、按中考要求评分。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好的医院
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