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春节里,我市的各种文化活动如同一桌桌丰盛的年饭,在满足市民精神文化消费的同时,也弥漫着幸福的年味。衡南县文化馆、衡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的“雄鸡盛世·锦绣衡南”民间艺术大展会,就吸引了成千民众前往参观,免费饱览文化大餐。 新闻视频建议在wifi下观看 精彩内容 为了全面展示衡南民间文化精品,衡南县文化馆、衡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精心布置打造了30多个展馆。其中不仅有“火文化”“湖湘文化”“农耕文化”和现代艺术等品牌,还有“衡南七巧龙”“衡南渔鼓”“泉湖二月八”“脸子”“皮影雕刻”“剪纸”“版画”等非遗项目。展览持续整个春节,为期一个月,每天都有文化志愿者值班讲解。在著名民间艺术家刘伟南创作的剪纸《萧湘八景》前,工作人员就为在场的观众亲切的讲解了八景之一“平沙落雁”。胡朝阳衡南县文化馆馆长平沙落雁,它是在哪个地方?(长沙吧)(在衡阳)衡阳什么地方?(应该是白沙洲那一带吧?)错,就在东洲岛旁边。衡阳雅称雁城,相传古时一名男子射杀公雁,母雁悲伤不愿离去,在天空盘旋三天三夜,百姓见状报官将男子抓获,并要男子为死去的大雁道歉、厚葬大雁,所以后来大雁感恩衡阳百姓,就留在了衡阳再也不走了。除此之外,衡阳还是火文化的发源地,人们在祭祀祝融火神时,就会用到这样的脸谱,俗称“脸子”。胡朝阳衡南县文化馆馆长衡阳县有条江叫重江,衡南县有条江叫黎(溧)江,重黎这个名字就是祝融君的本名。老百姓第一次来祭拜祝融,就带了柳木制的“脸子”,以木取火的意思,希望得到祝融君的神祝,能使将来的生活红红火火。在“红色记忆”展馆内,一枚枚栩栩如生的毛主席像章、一盏盏煤油灯、板报画、毛主席语录,全部来自民家收藏家的捐赠,勾起人们的红色记忆,让年轻人在这里寻找到了革命的信仰。吴丹衡南县云集镇居民今天我们参观的这个馆是《习主席用典》,上面的每一副(字)都是用典中经典的词句,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教导我们如何更好的学习、生活。胡朝阳衡南县文化馆馆长让老百姓走进来,观看到我们本土文化的精髓,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文化自信,走向美好的鸡年、美好的明天。今后,衡南县文化馆将组织文化志愿者深入到基层第一线,以文化艺术小分队展演形式将更多的文化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让基层群众更多享受本土文化艺术的魅力,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