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12月22日气温4℃~15℃,雨 湖南省政府近日公布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其中我县申报的“泉湖二月八”成功入选。至此,我县省级“非遗”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项,分别为:“衡南七巧龙”、“衡南渔鼓”和“泉湖二月八”。衡南七巧龙年参加第七届《衡阳之春》龙赛会荣获一等奖 年荣获浙江奉化国际舞龙邀请赛金奖 年1月6日参加中央台激情广场演出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衡南七巧龙”原名“狗婆蛇龙”,为衡南县江口镇延寿村的特色龙种。由4条龙(每条7人)组合而成,耍法上集舞蹈、杂技、武术于一身,融文、武、智、趣于一体。一杆挥动,四龙起舞,或起或落,或穿或跳,或结或解,或聚或散,变幻莫测。 衡南渔鼓▲衡南渔鼓第六代传承人张紫映 《中国曲艺志》记载,湖南有四大曲艺剧种:长沙弹词、常德丝弦、祁阳小调和衡阳渔鼓。其中衡阳渔鼓是诞生最早、流传最广、且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曲艺剧种。衡阳渔鼓始于晋代,多年前,魏夫人在南岳建黄庭观,将道教带到南方,边打渔鼓边唱道情,融入衡阳方言,于衡阳东南四乡传播道教,被民间艺人所学,世代传承下来。 泉湖二月八“泉湖赶二月八”始于明朝,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汉族民间传说泉湖连年干旱,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天上神仙寿福爷施法降雨,普渡众生,救了泉湖人。泉湖人感恩戴德,为了纪念寿福爷的功绩,特在寿福爷生日的这天,也就是二月初八,筑庙烧香朝拜,同时举办舞龙、唱戏等庙会文娱活动,为寿福爷庆祝生日,各行各业的商贩也来进行农副产品交易等商贸活动,为即将到来的春耕生产做准备,助推节日气氛。这种以感恩集会伴随农耕产品交易的传统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成为每年春天的标志性节日庙会。 来源衡阳 编辑:小南 推广·合作 爆料有奖: 点阅读原文,便民信息发布!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