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第一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792767.html 10月16日,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导致全球饥饿人数大幅增加,年预计将新增1.3亿人陷入粮食危机,全世界将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主任大卫·比斯利表示,今年共有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世界濒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在全球粮食安全及短缺问题更加严峻的背景下,11月3日,中国传出一则重磅消息。 据中国新闻网11月3日报道,当天,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斤新闻发布会在位于长沙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举行。此前一天,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衡南双季晚稻试验示范基地现场测产结果公布,其平均亩产达到.7公斤。加上今年7月测得的早稻平均亩产.06公斤,第三代杂交水稻早晚双季稻平均亩产突破公斤,达到.76公斤。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炳然表示,第三代杂交水稻组合在湖南一般性光温生态稻作区种植,播始历期仅75天,亩颖花量高达万,亩产达到.7公斤,不仅是水稻育种上的重大突破,也标志着中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继续领跑国际,充分彰显了国家科技创新成就。 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袁隆平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稻周年亩产突破斤的目标,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我们的远期目标是杂交水稻一季稻亩产达到斤,双季稻达到斤。”袁隆平称,“追求高产、更高产、超高产,是我们持之以恒的目的。”“我身体还可以,脑瓜子还清楚,可以继续做对国家、对社会有意义的工作。我会鼓起勇气继续干下去,从九零后一直搞到百零后。” 毫无疑问,在全球多灾多难之年,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中国不仅没有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威胁,反而为世界“排忧解愁”,不断提高粮食产量,这在让全世界收到喜讯的同时,也增强了端牢“中国饭碗”的信心和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