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在朋友处见到一尊辽金时代的胡人牵骆驼玉雕,最引起我注意的是那胡人的帽子,感觉非常熟悉,又不能明明白白地说出所以然。查了几天的资料,也始终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先写篇小文,感叹一下历史的悲凉。

1粟特人与“丝绸之路”

关于粟特人与“丝绸之路”的关系,今天的考古界和史学界基本上明白了一个大概。大致的结论是,假如没有粟特人,或许就没有“丝绸之路”。

粟特人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中亚古国康国人。在汉唐时期中亚有许多小国,被汉人笼统地称“九姓胡人”,大约包括华国、夏国、康国、安国、曹国等等多个国家。“九姓”之“九”强调的是多,并非仅仅只有九个国家。这些胡人国家,其实与中华民族有很深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比如其中的“华国”和“夏国”,传说是商汤灭夏时逃到中亚的华夏民族中一些部落。那时没有文字,没能留下文献记载,但自从张骞出使西域诸国后,大致知道了这么些历史传说。我们从“华国”“夏国”这些国名就知道些许历史和文化的记忆碎片。

可以明确的是,自汉以后,这些胡人国家与中原地区的贸易往来其实从未间断过。其中影响最大也最著名的就是粟特人的康、安等国与中原的贸易。汉唐时期,粟特人不仅来往于“丝绸之路”从事贸易,也大量定居中原,甚至在中原王朝里做官,在中原地区形成聚居的部落族群。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史君墓”“安伽墓”等大量考古发现的证明。唐代“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和史思明就是定居中原的粟特人。

有一点我们要清楚,来往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商业和贸易主力,并非汉人,而是以粟特人为代表的胡人。胡人的经商,就如同后来活跃于欧州的犹太人一样。我有一个猜想,当年的粟特人及其他胡人中,应该有大量犹太人的。宋元时期中原地区频繁战乱之后,这些人才逐渐转向欧州,并因此而造就了今天史学界所讲的欧洲商业文明的发端与启蒙。

从这个角度看问题,人类国际贸易和商业文明的最早实践者,应该就是汉唐时期以粟特人为代表的中亚“九姓胡人”,他们中就应该有大量犹太人。我们知道,假如没有犹太人在欧洲的商业贸易,也就不太可能有亚当.斯密从犹太人的行为中解读出市场原理的经济学诞生。这样看问题,以粟特人为代表的中亚“九姓胡人”应该是人类商业文明最绝出的实践者和贡献者。当然,人类最早的大规模国际贸易,当数“丝绸之路”也是可以下结论的。

2契丹帽还是粟特帽

“丝绸之路”兴起于汉,繁盛于唐宋时期。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看,辽王朝时期的“丝绸之路”是又一个高峰,这从今天俄罗斯、外蒙古、阿富汗及中亚诸国仍然称中国为“契丹”而非China就可见一般。

从目前出土的壁画和陶俑看,至少在汉代就已经有了大量胡人来往于“丝绸之路”的文明记忆。关于胡人的长相和服饰,固然是千姿百态,但总体上还是有一些共同特征,比如留有络腮大胡子,比如体形肥胖,比如穿无襟或对开襟的长袍,比如头戴巾帽等等。

我们要知道,汉服是右衽,周边少数民族服装多数是左衽,无衽或对开襟的服装,应该就是从“九姓胡人”传入的。汉族的帽子,固然是有冠有巾,但在唐以后,总体上是以幞头为主线的,并逐渐演化为后来所谓的乌纱帽(见下图),这属于“巾”而非“冠”。胡人固然也有“巾”帽,但“冠”帽似乎更普遍。

所谓冠帽,其实就是专门制做的帽子,而不是用一块布巾包头,再演化成幞头帽。胡人的帽子中,最常见的是各种风雪帽,这个好理解,防风雪或风沙的需要嘛。但有一种胡人帽子虽然不多见于壁画或陶俑,却十分的引人注目,害我花了几天时间来查证其出处,至今仍不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这个帽子,今天当然很常见,就是满族人戴的坤秋帽(见图1)。今天的周边中亚国家如乌兹别克斯坦(见图2)以及蒙古民族、达斡尔民族(见图3)也都戴这种帽子。这种帽子到底起源于何时,起源于哪个民族呢?

从已经有的史料看,这种帽子最早流行于契丹民族似乎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契丹人普遍戴这种帽子,比如内蒙敖汉旗博物馆展示的辽墓壁画中就出现了这种帽子(见下图1)。同时期的宋王朝也出现了类似的帽子,比如年景德镇市郊新平出土的一套青白釉褐彩宋代生肖瓷俑(见下图2)。

既然目前已经基本明确为最纯种契丹人后裔的达斡尔族仍然戴这种帽子,金灭辽后,逃到新疆至俄罗斯一带的西辽人的后裔,今乌兹别克斯坦等国也都戴这种帽子,而且当年受契丹统治的金、元等民族也戴这种帽子(比如汾西县郝家沟金代墓壁画就有类似的帽子,见下图),这一切当然都能证明这种帽子与契丹民族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假如没有更早的关于这种帽子的考古发现,我们说这牵骆驼的胡人要到辽国做贸易,戴上了契丹人的帽子,这当然合乎情理。但问题是,我偏偏在汉代的胡人陶俑上也看到了同样的帽子(见下图1)。这是年在湖南衡南县道子坪东汉墓出土的胡人牵马俑,这种帽子与上述辽代牵骆驼的玉胡人所戴帽子基本上是一样的。此外,河北望都出土东汉陶俑也有这种帽子(见下图2),咸阳杨家湾出土西汉兵俑(见下图3),也都有这种帽子。

汉代就开始了“丝绸之路”,有胡人牵马俑好理解,但出现有同样帽子的兵俑就很难理解了。我们都知道汉武帝西征凶奴的故事,可是我们目前还找不到凶奴人有戴这种帽子的证据。凶奴人除了风雪帽外,最常见的也是一种幞头巾。依据外蒙古出土的凶奴服(见下图1)还原出的凶奴幞头见下图2。

汉代是否像唐代那样,已经有大量胡人定居中原,是否有胡人参与对凶奴的战争?我认为这倒是有可能的。即使没有大量胡人定居中原,但有“九姓胡人”与汉军协同攻打凶奴倒是极有可能的,毕竟凶奴是“丝绸之路”上最不安全的存在因素。张骞出使西域,肯定有胡人做翻译和向导,这也是肯定的。那么这汉代的胡人牵马和戴同样帽子的兵俑可能就是以粟特人为代表的“九姓胡人”应该是极有可能的。

这样说来,这种所谓的坤秋帽虽然多见于辽宋金元,但恐怕在汉代就已经有了,而且其起源应该是以粟特人为代表的“九姓胡人”?

我目前还不敢下结论,把看法写出来,供大家参考与探讨吧。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疯
斑蝥酊 斑秃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