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名发现者,历时68天, 徒步多公里探访, 为您讲述衡阳新发现——雁湖 展示其山、水、人文、产物、美景、民俗、建设 衡阳何止八景,七美绝伦雁城。 雁湖所在地衡南县云集镇,人杰地灵,环境优美,历史人文气息浓厚,是自古以来的风水宝地。“发现雁湖之美”采风团队此行来到了衡南县文化馆,馆内一幅幅立体生动、惟妙惟肖的版画,深深地吸引了采风人员。 (衡南县文化馆版画馆一角) 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版画作品大有来头,它们都源于当代国际版画大师——汪宾芳先生之手。 (国际版画大师——汪宾芳) 版画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当代版画的概念主要指由艺术家构思创作并且通过制版和印刷程序而产生的艺术作品,具体说是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 国际版画大师汪宾芳先生原籍江苏,从小在外婆家衡南县龙秀长大。年5月,65岁的汪宾芳先生将幅版画、国画作品,以及“母版”无偿捐献给了衡南县文化馆收藏。 年,汪宾芳先生的作品进入了中国美术馆、军事博物馆展览;90年代,他的名字被收入《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后来他的版画作品还被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艺术博物馆收藏,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汪宾芳在国外作画) 馆内最显眼处摆放着一幅名叫《花桥摘蓬》的版画,这副作品是汪宾芳先生于年11月29日创作完成的。馆内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幅作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高达28万。 版画《花桥摘蓬》 馆内另一幅版画《宝盖老屋》也花费了汪老很多心血,内容丰富、线条繁多,其灵感来源于70年代衡南宝盖镇连片的老房子。那时候的宝盖镇老屋连成一片一片,是画家和艺术家们常去的采景点。 版画《宝盖老屋》 汪宾芳先生与东有缘,生于长沙东屯渡,后常住衡阳东阳渡,一生沉迷于新人文主义精神的东方表达。他是如此的热爱东方,一如旭日每天都要升起在河沿——汪老也是孜孜不倦地在画板之上进行着艺术的创作。 为了寻找艺术梦境中最美丽的东方人文,他筛选过大江南北,最后将目光锁定在四川大凉山。那里的大山是苍朴遒劲的神祗,那里的风俗有着绮丽翩然的图腾,那里的人们有着轮廓分明的五官,那里的服饰有着古朴鲜艳的色彩,要深刻地表现它,就要深刻地走进它。于是,汪老抛弃了一城繁华,投入了大凉山的怀抱。 版画《大凉山取景》 刚到那里,他将全身行囊分送给彝族同胞,以慷慨友好的行为换取了走进大凉山的信任门票。为了深入体验当地少数民族的民情民风,他与彝族同胞席地同坐,烟酒同欢,说唱达旦,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八年大山里的生活,清苦而又快乐,八年间的创作,同样是艰苦却纷繁而美丽。 (汪老与彝族老人) 一如大凉山日积月累的岁月沟壑,汪老的版画系列作品《彝族老人》厚重深刻、沧桑矍铄,给人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这副作品既追求了创作的独特性,又拥有着精妙的技巧和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刀法丰富变幻糅合为一体,震撼人心。 版画《彝族老人》 雁湖人文环境的优雅秀美和深厚底蕴,离不开衡南县的飞速发展,而衡南县的文化艺术氛围,离不开汪宾芳先生的巨大贡献。雁湖这块宝地景美、人更美,让我们一同期待,下一个采风地点发现更多惊喜。 文末读者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