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记者曹梨、通讯员刘先卫)清早,站在茄子塘组黄公皂大塘边,肖彰龙望着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出神。想起自己在屋场党小组反映灌溉山塘难蓄水,只要渗漏水得到根治,今年组里的30亩水稻又将获得丰收。党员和村民在屋场听党课

5月26日,在衡南县泉湖镇红湖村一支部第一党小组,一场特殊的党史学习教育课在茄子塘屋场举行。衡南县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指导员廖飞龙给党员和群众讲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半个世纪以来,在农业科研领域中不畏艰辛、执著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的事迹。

黄公皂大塘渗漏严重,种粮靠天落雨,原有引水支渠渠干崩塌,影响该组30亩稻田的收成。肖彰龙作为组里当家人忧心如焚。当天的恳谈会上,他向县文旅广体局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反映情况。

红湖村党总支书记伍守意允诺,雨水气过后即对黄公皂大塘维修,修塘坝护堤1米高,加固塘干10米长,确保粮食生产用水安全。

茄子塘村民抢抓晴好天气插秧莳田

据悉,这个党小组有党员9人,联系村民91户人,有稻田80多亩,以种杂交水稻为主。茄子塘民风淳朴,村民不等不靠修通致富路,年自筹资金20万元硬化通组公路,方便了群众出行和销售农副产品。

来源:衡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通讯员刘先卫

编辑:曹梨

本文为衡南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