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正青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拉开帷幕,衡南县进行了首场新闻发布,向20余家省、市主流媒体详细介绍了该县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非凡成就和城乡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 40年来,衡南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经济总量加速壮大,年衡南县GDP达.89亿元,是年的倍;城镇化率达40.71%,财政实力大幅上升,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6亿元,是年的41.1倍,年均增长14.8%。自年以来,衡南GDP总量稳居全市前三名。 40年来,衡南产业转型加速推进,形成了具有衡南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即“一产稳中求进、二产转型升级、三产做大做优”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年,全县一产增加值仅1.12亿元;到年,全县一产增加值达到73.41亿元,增长了64.9倍;先后获得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等诸多荣誉。如今的衡南,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实现产值.4亿元,是年的31.4倍,年均增长21.1%。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亿元,是年的81倍,年均增长14.5%。其中,休闲旅游业迅速崛起,梦东方旅游度假区、汇景度假小镇等重大旅游项目纷纷落地,宝盖银杏节、泉湖二月八等品牌活动有声有色,江口鸟洲、岐山等精品景点声名鹊起,吸引了大批游客。 40年来,衡南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年,该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元、元;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参保对象已接近万人次,每千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达到35.6张。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该县校舍建筑面积由年的60万平方米增长到年的万平方米,个超大班额全部消除;医院为龙头,乡镇中心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私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县域医疗服务网络和多元化办医格局,居民预期寿命达76.7岁;先后荣获了群众体育工作全国先进县、全国基层数字文化推广试点县等荣誉称号,衡南县文化馆是全省唯一的“全国优秀文化馆”。 年,衡南县县治乔迁,结束了有县无城的历史,经过十五年的发展,一座规划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的宜居新城拔地而起。县城中心城区由建设初期的2.8平方公里扩大到9.98平方公里,县城绿化覆盖率达41.28%,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宜居指数显著提升,常住人口近10万。该县还依托三面环绕衡阳市城区的区位优势,全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水陆空立体交通格局基本成型:1个机场,1个航电枢纽,2条国道,3条省道,4条通航江河,6条高速公路,7条铁路,衡南立体交通网络横亘东西、纵贯南北,四通八达、通江达海,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2公里。县城云集更是形成了5分钟乘飞机、10分钟上高速、15分钟到市区、20分钟坐高铁的交通体系,与衡阳市一道历经“高速”、“高铁”之后,步入“高飞”时代。 据悉,此次衡南县专场新闻发布会是“衡阳正青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一场。根据安排,衡阳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从9月中旬持续到12月上旬,将组织12个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直各相关部门举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33场,集中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衡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改革开放奋进自信的衡阳形象,展示衡阳人民不断提升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激励全市上下为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来源 衡阳新闻联播、衡阳新闻网 ◆编辑 徐乐萌 ◆二审 王继斌 ◆三审 李淑玉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