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2/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正规痤疮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6/8596080.html

日前,省教育厅印发《年河南省生物、地理学科中招考试办法暨命题要求》的通知。通知指出,从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将初中生物、地理两个学科纳入中招考试科目,在相应课程结束后进行,实行随教随考随清。如今,已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即将结束生物、地理课程的学习,他们也迎来了人生第一次中招考试。据了解,考试安排在年6月27日上午进行。

  小编梳理发现,年,省教育厅印发《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意见》。根据要求,我省逐步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招考试)范围。从年入学的初一年级新生开始,将初中生物、地理纳入中招考试科目,在相应课程结束后进行,实行随教随考随清。

考试时间安排在初二年级下学期期末,随当年初三年级中招考试一并组织,在中招考试七个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考试之后进行,考试对象为初二年级学生。考试成绩按每门满分50分计入学生次年中招录取总成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将信息技术、艺术(音乐、美术)纳入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并以一定分值计入中招录取总成绩。

下面,一起来看看年我省生物、地理学科中招考试办法和命题要求吧!

年河南省生物、地理学科中招考试办法一、考试对象

  考试对象为年秋季入学的初中在校学生。

二、考试报名

  生物、地理学科中招考试统一实行网上报名。考生信息采集工作按照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信息采集办法进行,由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三、考试内容

  命题依据学科课程标准,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要求,加强试题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

  生物、地理两学科中招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试卷、统一考试时间,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卷面分值均为50分,考试时间均为50分钟。考试安排在年6月27日上午进行。具体安排为:

日期时间科目分值6月27日上午09:00—09:分钟生物:30—11:分钟地理50五、成绩使用

  生物、地理学科考试成绩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普通高中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评卷工作结束后,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将两学科的考试成绩上传至河南省高中阶段教育招生信息服务平台(zk.hagaozhong.   一、命题理念

  命题要体现《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年版)》所确立的课程评价理念,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达到课程目标要求的程度。命题要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生物课程改革,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择优录取新生,为评定学生的初中生物学业水平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

  二、命题依据

  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年版)》为命题依据。

  三、命题内容与要求

  命题内容涵盖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部分规定的10个一级主题、50个重要概念、项具体内容。命题遵循基础性、科学性、导向性和实践性等原则,注重考查学生的生物科学基本素养,突出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渗透学科基本思想和观点;重视考查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一、命题理念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年版)》的理念和要求,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充分发挥考试评价对初中地理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引导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择优录取新生,为评定学生的初中地理学业水平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

  二、命题依据

  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年版)》为命题依据。

  三、命题内容与要求

  命题内容涵盖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部分规定的具体内容。命题遵循基础性、科学性、导向性和实践性等原则,发挥不同题型的考查功能,科学控制试题难度。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主要包括学生对地理位置、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空间分布、地域差异等方面的理解;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和现实生活,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相关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突出地理科学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