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追忆千里稻香,

致敬不朽丰碑。

今天上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追思会暨灵骨安放仪式在长沙市唐人万寿园陵墓举行。

网友缅怀:“感恩!致敬!铭记!”

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详情)

这位一生研究水稻、根植于泥土的老人,长眠在他深爱的土地上。在悲伤和思念中,袁隆平院士家人和生前的同事、学生等前来送别。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罗锡文、邹学校、刘仲华、刘少军出席仪式。

最亮的星!长沙架无人机点亮夜空,缅怀袁隆平院士

年10月27日,袁隆平在水稻田调查。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于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冲破了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年起,杂交水稻的成果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为了实现“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宏大愿望,他又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不断向水稻要高产。

今年5月22日,这位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的老人与世长辞,享年91岁。但他牵挂的杂交水稻事业仍在赓续向前,捷讯频传。

9月28日,四川省米易县,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三优2号”实现了第三代杂交水稻作为中稻种植的超高产收成,平均亩产为.99公斤。

10月17日,湖南省衡南县,第三代杂交稻“三优1号”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1公斤,加上7月份此地测产的早稻平均亩产.8公斤,得到了一个让人惊喜的新纪录——双季稻周年亩产.9公斤。

10月26日,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双季稻测产结果为.86公斤,也实现了双季稻亩产公斤的攻关目标,创造了当地双季稻亩产最高纪录。

此外,耐盐碱水稻在广东江门淡咸水地种植,达到亩产.2公斤/亩;今年还选育出了多个镉低积累水稻新材料,并进行了大面积示范……

传奇始于大地

论文写在大地

更多的丰收将回馈大地

袁老,您放心

您的“禾下乘凉梦”

我们一定会让它成为现实

来源:央视新闻、湖南日报·新湖南、科技日报、长沙发布

编辑:晏艳审核:林慧复审:刘书仁

联系我们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