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诊疗规范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85379.html

见习记者刘娟报道“我每次捡到鸡蛋时都会特别开心,清理鸡舍、割鱼草、喂鸡养鱼,虽然苦点累点,但是每天都特别充实快乐。”苏清军从家后边的小山林回来,收获满满,手上拎的篮子里放着十几个刚在山里“发现”的鸡蛋,脸上抑制不住的喜悦笑容。

养殖余只乌鸡,出售鸡蛋,散养一些鹅,还承包近8亩鱼塘,放养草鱼……现在苏清军是衡南县栗江镇里鱼村的“乌鸡司令”,凭借不等不靠、踏实勤劳的精神,开辟了一条养鸡致富路,而早前的他却是村里“一穷二白”的贫困户。

因为身体多重残疾,又无任何技术傍身,苏清军原来一直在广州捡垃圾谋生。每天走街串巷、日晒雨淋,忍饥挨饿,在各个垃圾堆里翻找出可以回收利用的废品,还因为肢体残疾、行动不便,经常遭受“同行”的白眼与排挤。“当时真的过得很艰难,几度心灰意冷,感觉日子没有什么盼头。”回忆起自己曾经的艰难岁月,苏清军不自觉望向旁边自家的鸡舍,嘴里一直念叨着“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帮助啊”,愈发珍惜与感动。

“我们了解到苏清军在外居无定所,生活也得不到保障,就劝他回村里来。”当时栗江镇主管扶贫的党委副书记吴传望介绍到,年,苏清军拖着疲惫的身心回到了家乡,在政府危房改造的政策扶持、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在村里建起了60平米的平房,终于有了自己的安身之窝,加上政府的残疾补贴和低保,苏清军觉得“安逸”不少。

在村支书和帮扶干部地耐心劝导下,苏清军重燃斗志与脱贫的信心。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购置书本学习,参加衡南县残联在栗江举办的残疾人阳光增收培训,又到周边村养殖基地参观,苏清军萌生了发展乌鸡养殖的想法。

搭建养鸡棚、购买鸡苗,前期投入需要2万元左右,这个“巨额”数字让他犯了难。帮扶干部了解情况后,决定通过申请小额信贷帮助苏清军筹集资金。但申请小额信贷需要走程序,一下子不能放款,而前期准备工作又是当务之急,吴传望第3次来到苏清军家时看到他一脸茫然为资金发愁时,便决定私人暂借1万元给他搭建养鸡大棚,银行放款到位归还,这让苏清军又一次深感鼓舞和希望。

经过将近几个月的努力,苏清军养殖的多只乌鸡已有1.5斤重,今年8月中旬日均可产蛋-枚,按目前乌鸡蛋市场价1.5元左右,日均纯收入至元。“现在我每天过得充实又快乐,清早起来清理鸡舍,然后割两担鱼草回来放到塘里,水塘近8亩,年初放了几百尾草鱼,现在平均都有4斤左右,一天没两三担草不行,虽然苦点累点,可是我信心十足。估计今年养鸡和放鱼塘纯收入3万元左右。”养殖事业逐步发展起来,苏清军心底说不出的满足感。

为扩大生产规模、巩固脱贫成果,苏清军想为鸡舍增设遮阴棚,并在家周边加种一些油茶树。衡南县残联理事会核实情况后,决定从年残疾人创业扶持项目中解决苏清军创业扶持资金1.5万元。“苏清军一直勤奋好学,很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不断向其他人请教学习。”衡南县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彭小芳将苏清军的踏实努力看在眼里,“‘脱贫路上,不让一名残疾人掉队。’我们残联一直在进行跟踪服务,为残疾人提供培训创业机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

“乌鸡司令”苏清军不等不靠、奋力脱贫,也激励着其他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真心感谢党的好政策和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人。”苏清军目光坚定,脸上满是乐观自信,“幸福是靠奋斗得来的,我一定会继续学习养殖技术,扩大乌鸡养殖规模,努力创造美好明天。”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