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课。谭宏辉摄 电子商务课。谭宏辉摄 农场参观。谭宏辉摄 华声在线12月21日讯衡南县把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育作为农民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育,着力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为农业提质增效、农民致富增收夯实基础。年,在衡南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办的指导下,开展了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衡南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积极贡献。 合作培育,共促发展 年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要采取了“校站合作、联合培育”的模式。衡南职专负责理论教学,实训和后续的培育指导与乡镇农技站、农机站配合完成,这种三位一体的模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深受学员欢迎。 本年的水稻生产专业培育中,从各乡镇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等农业生产从业人员中遴选出共70名优秀学员参与学习。衡南职专农业专业老师和咸塘、洪山等各乡镇的农技站技术人员一起进行了跟踪实践指导。 理论加实践,技术有保障 在培育课程上,衡南职专以学员需求为重点、市场为导向、农民致富为目标,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围绕本地的农业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开展培育,充分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而理论加实践的培育方式,也使得培育有的放矢,接地气。 理论培育课上学习了现代农业、南方水稻种植与植保技术、电子商务等技术,通过创建衡南县种养大户 带动致富,培育成效高 年,衡南职专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育水稻生产专业培育和长期提供技术指导的做法,为种植大户们在搞好水稻生产项目上树立了坚定的信心,栗江镇的学员王芳纯就是此项培育的受益者之一。 在接受培育后,王芳纯同志热情高涨,积极拓展种植面积,承包了当地逾亩良田。因人手不够,甚至把在深圳工作年薪逾20万的儿子叫回来一起帮忙。然后购买了两台收割机,一台旋耕机,一台货车用于农收。由于儿子技术好,还与其他种粮大户签订了不少水稻和油菜的收割合同,一年就此项收益就达20万。 尝到了甜头的王芳纯表示,通过培育,学习了更多的生产技术,知道了更多的国家政策,也了解了更多发展方向。于是他开始积极邀请种养大户筹建合作社,并热情邀请衡南职专的授课老师加入,为技术方面提供保障。 衡南职专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创业发展能力为核心,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建设优质高效、生态环保的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大力地推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文/胡红英谭宏辉)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