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7/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老乡,“高石坳”你去过吗?

作者:阳池生

供职安仁农村商业银行

干了10多年两轮摩的的卢外生,祖藉是安仁县牌楼乡甘塘村人,改革开放大部分村里的成年人都选择往外面的大城市跑,他却坚守故土,耐得住寂寞在安仁县城干起了摩的这一不起眼的行当。

“摩的”是摩托车出租的“雅称”。它主要以为外出打工人员提供“方便快捷”往返家里“最后一公里”的交道方式,盛行于八九十年代。开摩的不分白天黑夜,由于对行走的道路要求不高,泥泞土路山路,只要是硬路,凭借摩的司机的高超技艺都能通过,全县乡镇通得了车的山村与通不了车的山村,卢外生几乎都去过。

有幸结识的这位老乡,尽管他初中毕业,但在我眼里做人干事称得上富有激情。不论劳动之余,上了心的灵感一来潮,啃出一两句诗来是随便的,用以抒发自己对生活、对劳动的情感,他每天享受着干事创业所带来的快乐,深感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的真缔,是劳动创造了一切。从当初跑遍全县乡村的摩的司机,通过自己的摸爬打拼,10几年过去了,他如今当起了钢构小老板,小日子过得不紧不松,有车有房有干不完的活,小百姓的日子过得蛮充实。

一次偶然机会,卢外生说他10多年以前出租摩托车,那时才20来岁,送客去过原禾市乡的泗江村,记忆中看到那里有红石悬崖绝壁。很是壮观,那时为了生活,多接送几个客,把客不论送到什么目的地,收取钱一般掉头就走,无心观赏身边擦肩而过的风景,唯独泗江村(实际是泗江村隔壁的黄竹村)这一带的红岩绝壁在他脑子里产生的印象最深刻。

周末,应卢外生诚邀,驾着他的私家小车一起朝禾市方向奔去,寻找他10多年前想看而没顾及看的独特地理地貌,一同重温他那段艰苦的摩的生活。

一路上,车子行走在乡村的水泥路上,印象中的凹凸不平的沙石路不见了,随地势而修出的路,比“蛇”还弯曲得好,而且叉路多,方向难以辨识了。从县城到禾市泗江大约15公里,到达了泗江村北斗组,问路当中,攀上了准备去田里莳油菜的徐桂生老人。把“寻找过去看到的石景”的想法告诉了老人,老人乐意上车带我俩去了隔壁的黄竹村高石坳。

车子在蜿蜓的绿树中穿行,上了一个坡,再经过坡顶上一人工凿出的路,路的两边是高出水泥路面达3米多的人工石壁,下坡米即到达安仁县与衡南县交界之处。据老人介绍这边以水泥路为分界线,一边是衡南县一边是安仁县,原来这座石山正是老人口中的“高石坳”。

“高石坳”地处安仁境内,一侧连接的绝壁紫红色石崖,气势宏大,霎时壮观,“高石坳”绝壁对面有几座石峰。

据老人讲,此处景致更是妙不可言,自分田到户后就无人踄足,可惜几十年来路都找不到了,今天遗憾的是只能相见,不能过去相识。要想寻找比较深的历史印迹,要数这条千年前凿出的石古道,是过去从衡南县到安仁县的主要交通要道,“高石坳”是这条路经过的最高的地方,尽管是硬石凿出的路,也经不起古人鞋底及岁月的磨侵,现如今,留下的只是一条历史的遗迹。

据徐桂生老人讲,要想看到真正的富有禾市韵味的红壤石头山,我们站在“高石坳”这最高峰上,老人指向直线距离有2公里远的,靠近衡南县以东的黄竹村的阳家组和曾家组,那里有高高的悬岩,还有特色的石窟窿眼。可惜来的不是时侯,路不能走,那个地方一大型养猪户正在修一条水泥路通进去,阻止了我们前去了解认识的去路。

安仁县禾市黄竹村(今属永乐江镇)地处偏远的安仁县与衡南县交汇处,石山多田土少,近几十年劳力外出,目及的石山间的田土只是“大集体”时开荒耕种过,现在己被抛荒,长满柴草与这里的石山一样,原始而耐得住寂寞。

不过越是原始古朴的东西,越具备地方特色,越具有乡村旅游开发价值,更能保持乡土气息,留住一个地方的“乡愁”。愿更多的象“高石坳”一样的、具有一定的历史人文地理的乡村“特色景点”,通过乡村旅游开发拉动一方经济,帮助当地更多村民早日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

作者简介

作者笔名(宁思)现供职于安仁农村商业银行,业余创作己在国家、省、地级刊物上发表作品达余篇,并多次获奖。

赞赏

长按







































鏈椤跺皷鐨勭櫧鐧滈涓撳
2017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濂界殑鑽摢閲屾湁鍗?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