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洞桥诗词楹联社于年8月5日正式成立了。县诗联会长符孝高、周千喜、许天宝、周治明等学者(排名不分先后)。以及茅市镇党政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党委书记罗文生主持会议并对诗词楹联社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说,我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词楹联社的成立将对丰富我镇文化生活、推进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希望所有人员要遵守章程、团结一致,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讲好茅市故事,传播茅市文化,为推动我镇文艺事业的发展而努力。最后,邱镇长、阳宣委、封社长分别作了讲话,县符会长作指导性和祝贺性讲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与会人员表示,要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抓好诗词楹联的创作、交流、教育工作,做好诗词楹联的推广、宣传工作,培养青少年对诗词楹联的爱好和兴趣,为弘扬传统文化打下坚实基础。征稿启事 为办好茅市人民自己喜爱的茅洞桥诗社,反映茅市人民本土浓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即日起,面向茅市籍的茅市文化人,现在茅市工作的党政领导,机关部门工作人员、教职员工、医务人员和曾经在茅市工作过的上述人员以及不是茅市籍人愿意反映茅市面貌的友人,征集二〇一六年茅洞桥诗社年刊第一期稿件,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本刊长期征集国学传统文化;湖湘文化;乡土文化各个层面的,讴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祖国的壮丽山河;吟诵茅市风土人情;咏叹茅市城乡事物;缅怀、弘扬茅市人民的先祖、先烈功德;仁人志士等健康向上的诗、词、联、曲、赋、童歌、童谣、耍龙发断、洞房花烛、迎亲作唱、华堂喜庆、杀鸡吟诗等雅俗共赏、妙趣横生的稿件。 二、各类稿件,集句、用典请注明出处,用《中华新韵》的请括号注明。仅作者知道的地名,事件务必注释。 三、来稿务必在页尾署上作者姓名、年龄、性别、籍贯、职业及通信联系地址、电话、邮编。在校学生还请署上学校、班级。 四、打印稿件请用A4或A5纸横排,诗两句一行,古风连排;词、曲首行空两格连排、上下片之间空两格。手抄稿件务必做到字迹清楚。 五、稿件非本人所作,属挖掘、搜集来的属本地的经典作品,请注明原作者姓名或佚名,署上提供人的姓名、年龄、通信联络等信息,署名权归提供人所有。 六、本刊对采用的稿件有修改权,不同意修改者,请事先声明。来稿恕不退稿,一经采用即赠送样刊。量多质优的稿件,本刊有选择决定分期刊出的权利,同样赠送样刊。 七、纸质稿件请投寄茅市镇诗社王芳荣同志(收),电子稿请投至电子邮箱(文化站)。 茅洞桥诗社编委会 二〇一六年八月五日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