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出诊时间 http://m.39.net/pf/a_8231855.html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纪委关于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要求,衡南县通过大力推行专责监督、职能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和“互联网+监督”的“4+1”一体化监督模式,强化部门协作,形成监督合力,扎实推进扶贫领域“一季一专题”专项治理,护航脱贫攻坚,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专责监督,牵牢“牛鼻子” 县纪委监委紧紧抓住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督促各单位党组(党委)履行主体责任、纪委(纪检组)履行监督责任、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联合的良好格局。根据省、市专治办关于开展“一季一专题”的工作要求,出台《衡南县开展扶贫领域“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县专治办、县扶贫办、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各自工作职责。由县专治办统筹协调,各相关责任单位理清底子,针对“一季一专题”日常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深入查找问题线索,确保专项治理工作任务上肩、责任压实。县纪委监委对各相关部门落实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再督查”,对自查自纠工作“走过场”,整改不及时不到位,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严肃问责。职能监督,找准“风险点” 各专题集中治理按照自查、普查、督查抽查三个步骤有序推进。围绕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社会兜底保障五个专题,全县共检查项目27个,发现问题线索36件,受理举报13件,督促整改26件,涉及项目资金.63万元。通过深挖问题根源,及时查漏补缺,抓好整改落实。各主责部门深入查摆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点,提出具体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填写《扶贫领域“一季一专题”廉政风险防控措施一览表》,报县专治办备案。通过自己找、群众帮、领导提和组织审等方式,全县共查找涉及扶贫领域廉政风险点56个,明确责任人52人,制定防控措施95条,制定完善规章制度12个。派驻监督,点亮“探照灯” 坚持问题导向,县纪委监委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加强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日常监督检查,充分发挥“探头”作用,督促农业、林业、住建、教育、卫健、民政、人社等驻在部门党组(党委)履行好主体责任,加强扶贫项目后续的管理和管护,严把工程质量关、资金拨付关。认真查找在扶贫项目的政策执行、项目审批、资金分配、管理使用和项目实施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督查整改。各派驻纪检组共开展监督检查15次,发现问题8个。巡察监督,开展“大体检” 县委巡察办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总要求,从县扶贫办、县政财局、县审计局抽调25名工作人员,成立四个组围绕专题治理工作开展专项巡察,先后进驻9个乡镇和6个扶贫工作主责部门,深入22个村采取“边巡边移交”“边巡边改”的新方式,重点对扶贫领域项目资金落实等情况,开展专项巡察监督。共发现问题6个,移交问题线索2个。科技监督,织密“监督网” 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督”平台数据公开公示、碰撞比对、受理投诉举报作用。督促各乡镇和民生资金单位做好村级财务和民生资金的录入、公示工作,截至目前,共录入村级村务数据张,民生资金12.8亿元。“一季一专题”启动以来,县纪委监委组建工作专班,联合县人社局、县扶贫办、县卫健局、县民政局和县残联等相关职能部门,运用“互联网+监督”开展“大数据”比对,充分利用比对成果,对涉及扶贫领域、民生资金、惠民项目等进行重点监督。发现疑似问题线索条,已核实条,问责人,追缴资金80.69万余元。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平台随时随地对民生、扶贫资金来源、使用发放情况进行查询、监督,发现问题进行投诉举报。目前,通过“互联网+监督”平台受理投诉举报起,已办结起,处理8人,追缴资金12万元。扶贫领域“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开展以来,全县共发现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72起,处理77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34人,组织处理43人,追缴资金41.8万元,通报曝光16期55人。推荐阅读 1、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衡阳市纪检监察系统第五期实战业务培训班举办2、吴益龙:埋头实干诠释忠诚担当 3、《中国纪检监察报》聚焦湖南打“伞”破“网”:衡阳问责“三霸”监管问题处分15人 来源:衡阳反腐网 编辑:陈程 责编:李少华 三审:张文凯 衡阳日报社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