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祖德 敦亲睦族 传播正能量 来源今日头条:奕铭影像 享有衡南第一村之美誉的蒋家大屋,位于衡南县东部花桥镇高兴村,距衡阳市区只有30多公里。始建于明清年间,千余米长的青石板路连着全村大街小巷,飞檐凌空,古香古色。由于城镇建设如今成了空心古村,逐渐衰落无人管理,理事村民想申请“古镇名村”加以保护却一直未能如愿。 残留的部份建筑,数十户人家现在基本上都住到附近的花桥镇上去了,偶尔有些房门敞开的也没有人居住。整个村子长满了杂草和树木。 村子后山一片倒踏房子的土堆上杂草疯长的比成人还高,残存的青砖白墙黑瓦在蓝天下似乎诉说空寂的悠久的历史。 房子里空空荡荡,没有以前的繁华和喧闹,天窗与天井正对着,这是江南一代民居最为典型的特征。一缕夏天的太阳光从天窗里斜照下来,给本来有些暗的房间增添了放多温暖的感觉。曾经这样的光阴依然不变,只是人是非非,独留一束光阴。 侧面虚张,老式木门没有曾经的孩童推来推去吱呀响响,让老木门反而觉得有些落寞。阳光还是那束阳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地面上已泛起些青绿,是青苔。 老式的木格子窗户总敞开的,没有了窗扇。徒留老旧的木格子张望着窗外已经变幻了的风景。 村东头的古樟树见证古村的兴衰,古树下的青石条凳仍然锃亮光滑。曾经在暖和的天气里,这里是村子最热闹的地方之一。人们纳凉聊天,村民开会议事都离开不开这里。 大门口的石门阶被雕琢的十分平整,屋檐门口也是用青石板铺就,只是已没有曾的光彩,石头缝隙里已长出了些杂草。古村子很多地方都是以青石为材料,这里的山里盛产青石,很多房子主要结构中的立柱屋角都是这种坚硬的青石。 村西头的老槐树显得尤为低调,有些斑驳的身躯弱显苍桑。它像一把大伞一样张开树枝,似乎要把整个村子拥入怀抱。更像是一个慈祥的母亲,一直守望着远方归来的儿子。 沿着村子里青石板路,在村子小巷里行走,老房子给人一种独有的宁静放松的感觉。找一处地方,靠在这老墙上,闭上眼睛,曾经这里有卖货郎摇着拔浪鼓叫卖针头线脑,还有孩子们最喜欢吃的糖果。小孩子总是追着出来,围着卖货郎一路走到村口,有时候也会在母亲那里央求几个零用钱买几个糖块欢快的允吸。 幽深的巷子,偶尔听到几声狗吠,已没有往日样子,长满青苔的青石板路延升到村口。 这户人家门口还放着老式风车,门上的残缺的对联依旧有些红,也许是这户人家在过年时贴的对联,虽然已是老房子,但还是有很多值得留恋的地方,有些不舍老房子就这样孤独着。 村子有些大,一直沿着青石板路走到村子后面,一处老房子,一堆的坛坛罐罐放在土坯房子的门口,又一处不错幽静处。这就是农民根雕蒋叔的旧房子。我就是在这里遇到正准备出门的蒋叔。 沿着青石板阶梯上到最后面,这幢房子已经基本破败了。也许这户人家已经全部搬出去了,这幢旧房子从某种意义上对他们没有多少价值。站在这幢破落的房子面前我想了很久,这么大的古村落并且这么集中,为什么不能整体修饬维护好呢?给后人留下点点念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