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西安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0801/7349173.html

衡阳知名作家、诗人王穗

时间:年6月2日下午5时

主持人:漂泊诗人(知名网络作家)

被访人:衡阳诗人、作家王穗老师

漂泊诗人(以下简称漂泊):王穗老师,你好!你是哪年走上诗歌创作之路的?在文学创作中你感悟到哪些苦与甜?都有哪些成就并获得哪些奖项?

王穗老师(以下简称王穗):漂泊诗人,你好!咱们是老相识了,见到你很高兴!我真正走向诗歌创作道路,应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在文学创作中的感悟,每每写好了一首小诗,一篇历尽熬夜反反复复修改,而成形的散文、小说。不由得从心底油然升起一种历经不衰的兴奋,至今仍是这般痴情不改。唯苦挥之不去,深觉时不待吾,今生今世怕创作不岀能对得起这片土地,人文的象样作品。上世纪的九十年代以后,就涉足散文、小说、诗歌等的创作。每每小稿件上了《广州铁道》、《主人翁风釆》、《衡阳日报》等报纸欣喜若狂。顿觉熬夜,手脚麻木的苦愁,全然算不上什么了。辛勤的耕作回报也是小有收获,其间九0年获全国《首届金山杯诗歌大赛》,诗歌笔会一等奖。九一年获全国《香山之秋》特别奖。九二年《首届当代诗人节》,荣获特别创作奖。长铁分局举办《纪念毛主席诞辰一百周年》,获唯一的一等奖等等。

漂泊:能否谈下你的人生阅历?你的人生阅历对你文学创作都有哪些影响?你的笔名叫柔轫,取此名有何寓意?

王穗:谢谢。按理说自己人生本来是很平坦的一条大道,阴差阳错的却选择了最坎坷的道路。从知青到中等专业学校读书毕业后,本来广州某实习单位要留下自己。可我莫名其妙的拒绝了,以后随大流分配去了大庸(现张家界)。后回衡阳代培,再去怀化、大庸工作,又再回衡阳,且都在铁路工作,单位内的通信岗位全部轮换过。仍嫌不够的是,05年办了休息手续后,在衡阳市的五、六所职业大、中学校任教,考取教师资格证,做过电子电工类、家电维修类任课老师,直至退休。其间干过湘桂高铁通信监理。自己的文学创作主要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受在湘西工作影响,和九十年代初起在衡阳工作时的感受。从而引起探讨,触发,回味而开始的。游刃有余的成语岀自(庄子养生主),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我取的柔韧笔名,主要是有这层意思。寓意不断鞭策自己去追求新创作,不断的追求新的提高,给雁城人们带来点更好的作品。

漂泊:请你谈谈你身边朋友对你的评价。

王穗:本人性格随和,正因为对纯文学的爱好,在这方面有叫我老师、教授的,其实说穿了自己不过一介纯草根。

青年时的王穗(左一)参加全国当代诗人诗歌比赛

漂泊:王穗老师,你的志趣广泛,你既写诗、写小说、写散文,还擅长画画、篆刻,并收藏不少珍品,特别是近期得知你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已收官。你能先透露下:它属于哪一类型长篇小说?你写这部长篇的初衷是什么?你想呈现给读者什么?你给我们的印象是:谦逊、知识渊博、待人热忱,你的这些毅力和品格是如何炼就成的?能否谈谈你童年一桩令你难忘的事?

王穗:个人认为文化同源,各种嗜好的追求,最终意境是相互贯通的。自己仍处探索阶段,学无终止。本人愚作《枝柳梦》,历时一年己完稿,应属记实为主。附带叙述当地民俗、传说等,历史文化遗传性质的长篇。个人认为內容涵盖量大,与众写法略有不同。期望能给读者留下一点枝柳建设者、管理者们的奋斗历史,以及快消失殆尽的文化,囗头传播等文明史实。希望广大读者喜欢。写作过程一直得到夫人赵涓帮助,在此深表感谢。至于自己仍属微不足道,不就是沧海一粟嘛。一旦真正认识到个人的微小,谦虚自然而然就会招惹上身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自己仍是个小童。一日下午众目睽睽之下,传来一阵惨淡,凄泣的哭叫声。广州市的中心城街处一辆无轨电车,呼的开过后。后面一年约五、六岁小女孩追着跑,光着脚丫的女孩边跑边喊:妈妈不要扔掉我呀……路人投来的是无助,冷呆的目光,试想自己都吃不饱,谁还管得了别人家的事。我似懂非懂问牵着自己小手的父亲,那是为什么?当年自己也是经常挨饿,打那后期盼在我们国家,大伙都能吃饱饭,有学堂念书,国家繁荣昌盛,人民过着安稳日子。

漂泊:你的文学创作启蒙老师是谁?你能否从感恩角度来谈谈你的老师给你留下哪些好的品德?

王穗:我最好的启蒙老师,应是中、小学各年级教过自己的语文老师。尽管因好做孩子王,曾两次“被读过”小学一年级,两次四年级。仍衷心感谢他们刻意多传授,给了我起码的文字基础及语文知识,正如有句话所说;麻布袋上绣花——底子厚。从而使得自己作文总能在班上名列前茅。他们的默默奉献精神,至今令人难以忘怀。爱好是本身追求写作,不感疲倦的永恒动力。

漂泊:能否谈谈你文学创作中最艰难、曲折的一件事?和文学创作中最开心的一件事?

王穗:好的,走上文学的创作路子,是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的。最徬徨、苦闷莫过于曾管过宣传的,根本就不认可小民我的宣传部的人。给我讲好了去采访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后人,写个专题报道。却又“荣幸”地被管宣传的冷灰着脸色,一枪托给毙了。高兴的是,自己从不喜好计较。第一次获“香山之秋”诗歌笔会一等奖时,心里觉得是碰上好运“开了天窗”。

王穗被当时的报刊报导

漂泊:王穗老师,你是我们尊重的一位多才多艺作家和诗人,那么,你对当今中国的诗歌发展有何高见?你也写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你对当今中国小说所处境地有何看法?你能否谈谈你家庭对你文学创作上有何影响?再有,你在文学创作上获得一些硕果,你成功的原动力是什么?

王穗:谢谢,好的。在此首先申明自己是普通得掉了漆的,一个多方面爱好者。中国当今诗歌的发展,在特定时期似乎受到环境影响。主要是指新诗方面,沿用二十多年前的一场诗歌研讨会上著名诗品家王家新的语言来评论:新诗尚未成功,诗人们仍需努力。不便妄加评论当今中国小说处境,只觉得十多年前脍炙人口,象《康熙大帝》、《雍政王朝》、《曾国番》等大作,似乎少见了。至于家庭对我的文学创作,好象沒什么影响。父母一味的让子女做好本职工作,不要好高鹜远翘尾巴。文学本身就是人学、自己学,不敢说有何硕果。只能感到把自己的一些精神,体会用文字发表岀而已,但仍嫌意犹未尽,退一步来说成功的动力,其实每人都可做到的,就是爱好加持之以恒。

漂泊:你出生在哪一类型家庭?你觉得你受到家庭哪些好薰陶?你的志向是什么?

王穗:家庭类型吧?我看应属工人阶级那种更合适些。从小学起父母要我抄(老三篇),再大点吧就给灌输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从此后熏陶成了玩那行爱那行,爱得月收入老跑别人口袋去了。过了花甲之年谈不上志向了,实在要谈的话带好小孙子,就是远大的“大志向”了。

漂泊:你不光是人格魅力上感染人,你的文学功底也令人折服;同时,你接人待物、为人处事都是我们称道的楷模。你不光自己从事诗歌创作,你还艰辛写下33万字的巨幅小说,你认为写下这巨幅长篇,它带给你和社会哪些思考?

王穗:又觉得你给我戴漂亮的高帽了。先做个说明,写小说的过程中,本人没受外界因素影响,也无心再去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