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方法治白癜风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0626/4197040.html 虽然马里奥、塞尔达这些IP的含金量非常高,但并不是所有朋友都会喜欢这也是事实。今天,让我们来看看,任天堂Switch把自己的游戏都去掉以后,还能玩些什么。以下推荐的游戏排名不分先后,想到哪写到哪。 精灵与萤火意志应该是我在年玩过的最佳游戏。继承了一代画面音乐的优点。这次在游戏技术及动作系统方面做了一些升级,让整个游戏过程更加行云流水。本作其实是款恶魔城游戏,演出效果十分炸裂,好多场追逐戏都让人倍感震撼。同时解谜及挑战也丰富了游戏玩法,让不同玩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唯一有一点,这游戏不适合动作游戏苦手。具体评价标准是你至少能单过怪猎G1,才能比较轻松驾驭本作,人精合一。 相对1代,制作组用了新的物理引擎,让主角及游戏中的其他角色、环境。能够变得更加生动,比如踩到草地上,能看见角色所在位置凹下去。并且,制作还让不同的材质产生了不同的光照效果,玩家能在游戏中感受到不同质感的光线。优秀的引擎让游戏变得异常绚丽,同时又有互动性。虽然NS版本有降低部分特效及分辨率,但因为画面的关系,其实玩家基本感受不了。整部游戏除了画面以外,游戏性也可圈可点,出类拔粹。 游戏剧情极为简单,甚至主要演出部分根本没有对白,但即使如此,游戏也凭借超一流的配乐及非常浅显易懂的过场动画,让玩家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制作组功力可见一斑。 黑暗之魂 很多人说《黑魂》系列打起来更像是回合制游戏,这点其实有点夸张。不过在战斗的时候确实有种你一刀我一刀的感觉,这种有来有往的战斗节奏,也成为了游戏特色。判断一款游戏是否具有“魂”味,经常要看它的战斗跟《黑魂》是否类似。而很多不适合这种节奏的新魂们,经常被一些杂兵虐得死去活来,然后自然而然就弃坑了。这点我还是非常理解,因为我也是玩了几次以后才爱上这个系列。 虽然Switch机能确实够渣,但其实《黑魂1》的Switch版本并没让我觉得不舒服,甚至还有点超出我的预期。美工还是比较有水平的,在有限的机能下面做出了让我玩得下去的画面。游戏中各类金属的效果、怪物的建模精细度、场景的精细度等,都比我预期的要强一些,很多时候还能给我惊喜。 怪物猎人rise 虽然图形技术对比《怪物猎人:世界》还是有一定差距,但考虑到能随时随时地来上一把,这点画质上的损失玩家们是乐意接受的。如果你是从3DS直接跳到《怪物猎人:崛起》的话,相信你会有一种恢复视力的感觉。 如果说画面跟人性化的设定并不算进化,那翔虫系统则不同,可以说成是本系列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进化。翔虫的加入,给游戏带来了几个非常大的、正面的影响: 一是让跑图更加便利,立体地形有虫子飞上飞下效率高不少。二是增加探索趣味,游戏里面很多地方需要玩家能熟练运用翔虫才能到达,有时候2只还不够,需要再抓一只野生的。三是加快战斗节奏,翔虫对战斗节奏的影响极大,整体节奏被明显加快,并且结合武器自身招式穿插使用,使得战斗战略性较以前作品略有加强。四是受身,在大部分被击飞的判定后(被吼等少数几个击飞判定无法受身),都可以通过翔虫来受身来迅速恢复战斗状态。 总之,翔虫的加入,让整个游戏玩起来更加的行云流水,极大的方便了玩家,丰富了玩家的选择。 猎天使魔女2 应该是掌机史上最绚丽的ACT游戏,甚至《鬼泣5》出来之前说它是史上最绚丽,都不为过。动作帅酷,还带一丝女性的柔美,直男很难招架得住。不过奇怪的是虽然本作掌机是P,但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底座模式也还是P。 游戏系统相较1代做了很多更加人性化的改动,比如取消QTE系统、简化连招等等。这种改动是好是坏见仁见智,但显然更适合水平有限的玩家。游戏可钻研的上限虽然降低了,但换来的是更容易上手操作体验。 战斗的观赏性极强,高手可以打出华丽的连续技,让人赏心悦目。而刚入门的玩家,也可以通过瞎搓招来蒙混过关,虽然体会不到连续技的快感,但光看贝姐的各种花哨动作也能让人大呼过瘾。 不过由于年代相对久远,游戏关卡式的设计可能不够讨人喜欢,箱庭式设计可以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不过即便如此,Switch同类型里面仍然没有替代品,所以如果有喜欢这类游戏的朋友千万不能错过。 哈迪斯 年度最佳动作游戏。没什么需要夸奖的,实力已经说明一切。虽然本作其他平台也有,但明显NS才是本命平台,毕竟这种拿起来玩一盘,随时都能放下的随性只有NS才能提供。 整个游戏模式类似《死亡细胞》,但系统方面比前者更让人上瘾,每次过房间抽技能就好像抽奖一样让人兴奋。现在的厂家似乎从盲盒里面得到了灵感,知道人们会对什么东西上瘾,所以做系统的时候都往这方面靠。然后玩家就是在无数个房间无数次兴奋的过程中一直游戏,熟悉的下个回合就睡觉。太肝,不太推荐没有自制力的人游戏。 本作文本量十分巨大,大多时候都还有配音,玩上次也没几次对话是重复的。这一点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体验,也非常契合游戏死亡后变得更强的设定。 Roguelike游戏这一类型大概的框架已经定型,但本作在微系统层面的创新,让这种类型有了新的学习素材,相信以后不少游戏会在这部作品中汲取灵感。 空洞骑士 买这游戏完全是因为口碑跟便宜,才30来块,就算不好玩也不亏。谁知道它不但好玩,还是好玩得要命的那种,完全是独立游戏的典范,教科书级别的作品。银河恶魔城的探索玩法,精心设计的地图,我认为是比随机生成的更有灵魂,因为制作组人工安排的各项区域都非常合理,探索的时候也有一种沙盒游玩的感觉。 丰富的符纹系统让攻击策略灵活多变,各类流派的玩家都能找到自己的乐趣,当然本作在这方面做得并不是特别完美,最终玩家还是会选择那一两种攻高的流派。游戏音乐很好的配合了场景及剧情,虽然并没有达到《月下夜想曲》那样的高度,但我觉得已经不过不失人,这价格我实在挑不出来毛病。 续作一直难产,让人等得心累。 蔚蓝这个游戏的乐趣,说起来可能一些玩家没办法体会,简单来讲就是受苦,大概《黑魂》玩家才懂这两个字的含意。 这类游戏的本质,就是通过大量设计精妙且高难度的连续的关卡,让玩家在无数次失败过后,练就成一定的肌肉记忆及反应技巧,最终克服难关顺利通过,产生胜利的愉悦。说是简单,但如果关卡设计不够循序渐进,隐藏教学不够全面,就会让玩家产生非常大的挫败感,进而弃坑,《蔚蓝》在这方面可以说做得非常优秀。 关卡设计精巧合理,游戏技巧也非常完美的融入前期关卡里面,几乎没有操作引导,玩家自己在游戏过程中就能自己学会全部跳跃技巧。进而不断探索,最终一气呵成打通游戏。 IGN给本作打出了10分的满分,同时游戏也在玩家群体里获得非常不错的口碑,足以说明游戏的优秀程度。当然,不管再如何优秀,这也是一款非常挑人的游戏,确定自己有精力来体会这段旅程的时候再考虑入手吧。 歧路旅人极为独特的2D马赛克风格作品,说是2D,其实是把像素风贴图贴到3D空间里面。这种组合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让部分SFC时代过来的老玩家大呼过瘾、爷青回。整个游戏不单人物动作丰富,还在光影特效方面做足功夫,让人在游玩的时候大饱眼福。无论你是为了剧情,还是为了战斗系统,本作都值得通关。 勇者斗恶龙11 现在很难再找到一部能像《勇者斗恶龙11》一样打磨的那么精致的JRPG,虽然Switch版本在画面上较PS4有所缩水,但全语音的加入多少给了玩家一丝安慰,何况还有随时随地能玩这个好处。 剧情依旧是热血王道的类型,但整个过程让人觉得非常舒服,并没有特别中二的成分,部分情节还挺感人。而且,本作游戏系统跟剧情结合得相当不错。随着剧情的层层推进,各位角色的技能、装备都会有相应的升级变化。整个游戏人物塑造比较成功,各角色都背负着自己的命运,游戏里也安排了各自的剧情演出。支线任务同样比较有特色,无论是奖励和过程都很有意思,里面有不少搞笑的情节成分。支线任务在地图上是没有标识的,只有一些相关描述,需要玩家自己探索完成。 除去上面这些要素,系列成熟的系统也为游戏增色不少。虽然是传统的回合制,但各角色间不同的能力要求玩家需要花些心思进行合理搭配。而且一些支线战斗还能刷等级、收集装备等等,丰富了游戏的玩法。 这么纯粹的RPG现在已经很难找得到,强烈推荐喜欢角色扮演的玩家人手一份。 异度神剑2+资料片 任天堂发行的游戏,应该不算任天堂制作吧。 本篇跟资料篇都极为推荐。制作组在地图立体感及大规模空间方面的造诣极深,这也是为什么MonolithSoft会三番五次被拉去协助开发《荒野之息》的原因。本篇主角人设见仁见智,相对于我来说有点低龄,但如果结合故事来看其实又比较合适。战斗系统应该是同时代里面最复杂的,想要完全搞懂需要一定学习成本,很多人甚至通关后都还搞不懂怎么挂球。故事引人入胜,随着冒险的进行,抽丝剥茧般慢慢展开。不过掌机模式在动态分辨率方面不尽人意。 异度神剑2:黄金之国伊拉 相较本篇,资料篇的优化有比较显著的提高,至少掌机在最低分辨率这块有了下限,很多时候不会低过P。不过这游戏一定要上底座玩,画面之精美很难在任系主机上一见。虽然是一个最已经知道结局的前传性质作品,但故事细节展开之后还是让人动容。流程比较短,还是推荐给买了本体的玩家,前后响应,更能感受整个故事带来的震撼。 文明6“再玩一把就睡觉”这个梗想必大家没少听,是否是从《文明》系列玩家这里出来的已经无从考证。但确实只要《文明6》这个标题一出现,评论区就少不了这个梗,也从侧面说明了这款游戏的魅力。如果你还有所担心,那IGN9.4分的评价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参考。 虽然《文明6》在游戏中后期会因为Switch机能的关系,导致卡顿、AI思考时间过长等毛病。但实际影响并不太大,毕竟重启游戏可以解决。加上可随时随地来一把的特性,也算抵消了各种Switch版本的不愉快。在平台SLG游戏匮乏的情况下,思来想去也只有它能放在最爱欢迎的行列。 跟很多从PC上改都懒得改,直接搬过来的骗钱移植作品不一样,本作根据掌机的特性重新设计了游戏UI,同时字体大小也做了相应调整。操作也分成触屏及实体按键,游戏随时可以用任一操作来进行。这种程度的移植,可以说是非常良心。 虽然游戏具体乐趣需要自己体验才能了解,但这里简单点来讲,就是游戏能让玩家以上帝视角来审视人类文明史。玩家在时间长河(游戏内)之中直观的感受到文化艺术的发展、意识形态变化、技术科技进步等等,这些事物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改变。这种游戏所带来的思维上的震撼前所未有,是影视作品及文学作品无法比拟的。 不过在在年的今天,很难想像还有多少人能拿着代表碎片化的掌机来玩一款需要长时间沉浸的慢节奏游戏。 傲气雄鹰:重载 这个系列早在塞班时代就开始出现,直到今天依然能在Switch上玩到,这本身也说明了系统还是有一定人气。 传统的躲弹幕STG虽然已经没落,但傲气雄鹰的重点并不在此。它更像是借用STG的游戏形式的一种养成游戏,因为游戏中战机的能力是可以不断通过点数提升的,而要得到点数又需要不断刷刷刷,这就让游戏具有比传统STG更高的可重复游戏性。加上STG本身操作及游戏逻辑简单,很容易让人上头。 虽然是刷子游戏,但实际要完成全部过关条件并不简单,里面有救人、拿金币、零伤害等等非常丰富的过关条件,达成后方能拿到星级评价,有足够的星级才能解锁一下关或者升级武器。这种在通关的大框架下的小任务,让玩家一直有一个阶段性目标,因此游戏沉浸感十足。 另外跟普通STG在横屏时左右画面会被压缩不一样,本作画面是可以16:9全屏显示的,这大大增强了游戏体验,毕竟谁也不想那么大个屏幕硬生生腰斩当成手机屏在用。另外次世代级别的画面,也比市面上90%的同类游戏要强,无论是爆炸的光影,还是导弹发射后的轨迹,甚至是背景的海水处理等等,都让人觉得十分精致不敷衍。 力推的一款作品,不要因为是STG就对它有所偏见,真就当成养成类游戏来玩就OK了 勇者斗恶龙2:创世小玩家这是一款非常容易让玩家推动时间感的游戏,物理意义上的伤肝之作。不要以为这是山寨版本的《我的世界》,实际上除了建造部分以外,游戏还有种田系统,《天穗之咲稻姬》里面种得不够过瘾的朋友请来这里继续。此外游戏可以制作、收集各类素材合成不同道具,感觉像在玩《莱莎的炼金工房》。此外既然有DQ的名号,探索世界跟战斗部分肯定也是会有的。这么算起来一款游戏玩出4部分作品的感觉,难怪让人欲罢不能。 极速赛车这差点把这部跟着Switch首发的游戏遗忘了,这个来自德国的制作组,仅用5人就制作出了Switch上目前仍然没有被超越的“真实系RAC”游戏(虽然是从WiiU移植过来的)。游戏无论在哪个模式下,都能稳定的以全分辨率60帧运行。同时,还保证了各种各样的光影特效。如果你对这款游戏的的详细技术细节感兴趣,可以去B站数毛社的评测视频。 本作跟传统的赛车游戏还是有所区别,因为“反重力”的缘故,游戏的车速要明显快过传统真实系赛车,让人在游戏过程中热血沸腾,非常适合想拿来解压。如果你想尝试一些跟以往不太一样的速度与激情,那不妨考虑一下本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