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白癜风医院 http://www.zherpaint.com/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奉永成“十一”临近,业务量大增,衡南县桐梓山村“惠民供销”网点负责人刘小成忙得脚不沾地。9月16日清晨,刘小成揣上当天的收、发货单,发动“货郎车”,开始挨家挨户送货收货。衡阳市珠晖区的客人订了杨大婶家的两只母鸡,福丽姐家有50个土鸡蛋要卖;村里桐大叔要的萝卜种、刘祥哥要的镰刀到货了……翻开刘小成的发货单,每一单都很零碎,但都是生产生活必需品。收货单上,辣椒、鸡、鸭等村民自产的农特产品密密麻麻,最少的一单只有7个土鸡蛋,最大的一单是5只鸭子。别看货物零碎,但是量大。刘小成说,年“惠民供销”网点开办以来,平均每天能收、发货单左右。“惠民供销”网点由省供销合作总社直属企业鑫瑞惠民供销(湖南)有限责任公司在全省偏远乡村设立,旨在打通农村零散商品供销间的“任督二脉”。“以前,供销系统发挥自身渠道优势,专门组织‘货郎’,走村入户,为村民提供针头线脑方面的购买需求;同时,收购村民生产的零散土特产品。”鑫瑞惠民供销(湖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志斌说,在农村,小件商品,如种子、农具等,村民专门出去购买,成本太高;自产的零散土特产,数量少,网上平台没法卖,当地合作社不愿销,需要一个连接供销两端的平台来助农、惠农。随着社会发展,靠双脚行走的“货郎”淘汰出局,整合了通讯、金融服务等功能的“惠民供销”网点应运而生。在衡南县大星村“惠民供销”网点,记者看到,销售柜台里,化肥、种子、农机具等农村生产生活必需品应有尽有;收货柜台里,鸡蛋、辣椒等农产品摆放整齐。同时,网点还可提供网络安装、通讯交费、技能培训、金融等服务。今年7月,“惠民供销”网点在乡村开展“培训下乡”活动,组织专家教授村民特色种植养殖、家政服务等技能,并联合家政服务公司帮助取得职业培训合格证的村民解决就业问题。目前已开展培训百余场,培训村民超人(次),提供就业岗位超个。“不仅学到了技术,还开阔了视野。”新晃华南村的杨大姐在参加完培训后说,“老师送教上门,我们又掌握了一门致富技能。”培训下乡,送教上门,村民富脑袋;拓展渠道,助力销售,村民鼓口袋。今年3月,受疫情影响,衡南县灵觉村贫困户何晓东拨打“惠民供销”网点电话求助,他家里养殖的只鸡达到了上市条件,请求帮忙销售。“别急,我们帮你想办法。”“惠民供销”网点负责人在电话中给何晓东吃下定心丸。10多天后,何晓东家的鸡便销售一空。今年,全省多家“惠民供销”网点已帮助销售农特产品超亿元。“升级服务功能,让速度更快、功能更全、服务更优。”张志斌说,农村发展日新月异,顺应发展需要,公司准备将电商平台深入到每个“惠民供销”网点,将网点升级为“供销货郎”服务点,以便更好的助农、惠农。湘经评 又见“货郎”下乡奉永成过去在乡村,经常可以看到肩挑货担的“货郎”。“货郎”行头简单,一根扁担挑起两个货筐,筐里塞满生活日用品,大到雨伞、小至针线。遇到村民有零散的农特产品要卖,“货郎”照收不误。在交通闭塞、物流不发达的年代,“货郎”成了村民最受欢迎的人。常常是“货郎”刚将担子放下,马上就被围得水泄不通。随着社会发展,“货郎”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但另一种利用通讯、网络平台,整合各种资源的“货郎”正在乡村兴起,大受欢迎。近日,笔者在衡南县、临武县等地走访时又见“货郎”下乡村。由鑫瑞惠民供销(湖南)有限责任公司在乡村设立的“惠民供销”网点人气爆棚。以衡南县桐梓山村“惠民供销”网点为例,平均每天能收发货上百单,这对居住分散的农村村民来说,确实是好事。“惠民供销”网点人气爆棚,主要是抓住了村民生产生活中的“痛点”提供贴心服务。9月16日下午3时左右,衡南县桐梓山村一位村民在翻地播种时,种子不够,一个电话,“惠民供销”网点的“货郎车”便将所需种子送到了地头。同时,网点还收购村民生产的零散农特产品,小到一个鸡蛋,大到整头猪,帮助解决销售难题。如今,尽管农村物流较以前畅通了很多,但在偏远乡村,小件商品的购买和零散农产品的销售仍是“痛点”。小件商品价格不高,却是生活必需,急用时,专门出去购买,人力物力成本太高。脱贫攻坚以来,乡村大力发展产业,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做,很多村民自家生产的土特产品,因数量少,难以找到销路。这时,就需要一个贴心的“货郎”来连接供销两端。“惠民供销”网点接地气、有渠道、服务优,人气爆棚理所当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