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 “安仁赶分社”作为“二十四节气”的重要代表项目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北京时间年11月30日17点30分,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第一会议厅,正在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委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委会中国代表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委会议现场。 安仁县为湘东南地区,地处郴州市北部,与茶陵县、炎陵县、永兴县、衡南县和攸县等地接壤,俗有“八县通衢”之称。传说炎帝神农曾经长期在这一带活动,并在安仁县境内英勇献身,在这里,他发明农具,开田教耕,始尝百草,造福百姓,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安仁因以得风气之先,遂有春分社日祭祀神农之俗。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小编带大家去了解“赶分社”到底是什么呢? 安仁赶分社,是全国独有的节令性民俗节日,此节日已绵延上千年。相传炎帝神农氏带8名随从来到安仁境内始尝百草,教化农耕,因误食断肠草而英勇献身。安仁县的先人为纪念炎帝神农氏,在香草坪(今县城安康路处)建有一庙,供人祭祀,人们“择社日祭神以祈谷”,先有捧售香烛、纸钱者,继而交易草药、藤索、锄柄、斗笠等,规模不断扩大,渐渐演化成为一个当地盛大的民俗节日,每到春分节时期,以其前后三天为期,人们自发的赶往安仁参加活动,既有中草药材、农副土特产等交易,又有多种多样的地方文艺活动,场面蔚为壮观。 天长日久,年复一年,每年春分春社之时,新疆、贵州、广西、四川等十余省、百余县,乃至东南亚等国家,数十万人赶到安仁"赶分社",长盛不衰,实为"天下一绝"。分社节时,见到最多的还是中草药。上市集散的中草药成千上万担。人们流传中华有两大药都:“北有安国,南有安仁”安仁历来都是中草药交易中心,安仁草药,一是数量多,街道上摆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东南亚的中草药;二是品种齐,上市药材涉及植物数百科,近千种;三是安仁草药特有灵气,一些疑难杂症药到病除。不少民间朗中也就此机会聚集安仁,一边相互切磋医术,一边为选药购药为百姓治病。也有一些身怀绝技的江湖奇才,也前来凑个热闹,在赶分社期间露一两手,治好一些疑难杂症,留下不少奇闻轶事。 安仁赶分社沉淀的是中国几千年的医药文化和农耕文化,从表面上看,这一民风民俗是对古代名人、祖先的崇拜,实则是感恩炎帝神农教化农耕、开创医药的丰功伟绩,崇尚其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奉献的精神。 神农文化不仅是安仁的,也是全民族和世界的,需要我们炎黄子孙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发扬下去。 欢迎随手点赞并分享到朋友圈 赶分社网长按哈尔滨治疗白癜风医院专治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