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中冒出了尖尖枣儿。) 从农资商人变身大型种植园主,谢琼军用了6年时间。 年开疆种植,年首次挂果上市,目前,谢琼军的杨湖枣园种植面积达亩,年产效益数百万元。6月15日,记者实地探访杨湖枣园,枣树满树葱郁,花开正旺,花蕊中尽显尖尖小枣儿。想来,今年9月又是一个丰收季。 变荒山为“宝山”,酥脆冬枣扎根杨湖村 杨湖枣园位于衡南县谭子山镇杨湖村,傍国道,城区来回半小时之遥。远离喧嚣,却无闭塞之虞,切合时下城里人周末或闲暇时回归乡村的欲望。谢琼军说。 谢琼军是杨湖村人。显然,这里并无一般乡村树木葱茏、流水潺潺之貌,大片的紫色页岩上多为灌木杂草。因衡南县素有“紫色页岩之乡”称号,占了全市紫色页岩地貌的一半以上,故杨湖村的山头被紫色页岩几乎满域覆盖也不足为奇了。据了解,该岩层坚硬,水分极易流失,与钙质岩、石灰岩并称世界造林“三难地”,又有“红色沙漠”之别名。 虽土地贫瘠,但焉知是祸?对多年从事种子、化肥交易的谢琼军来说,深知该奥妙所在:该岩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但磷、钾、矿质养分含量丰富,肥力较高,非常适宜旱土作物种植。此前,谢琼军已了解到祁东县紫色页岩种植冬枣成功的范例,经过多次实地了解和取经,把家乡荒山变为“宝山”,开展大规模酥脆枣种植,谢琼军已胸有成竹。 年,杨湖枣园正式落成。 年产效益数百万元,“酥脆甜”引来九月采摘热潮 (碧峰生态园远景) 从试种80亩,到今天的亩冬枣基地,谢琼军说,当初的梦想正逐步照进现实。 当日小雨,记者走进枣园时,工人们正忙碌地为中心园区亩已挂果的枣树搭大棚。“今年雨水多,怕果子开裂。”虽然距离九月的采摘期尚有时日,但谢琼军脸上已写满了对丰收的憧憬。 酥、脆、甜,是冬枣最具吸引力的标签。杨湖冬枣自年首次上市,即获得市场热烈反响,一斤枣卖到30元,依然供不应求。而更多市民热衷自驾去枣园体验采摘之趣的现象让谢琼军又动起了心思。 利用枣园景观,采摘活动,引来八方游客,完善游步道、因地制宜创设杨湖小站新景观、建设冬枣加工厂、宾馆酒店,留住客人,打造以种植为支柱产业、农产品加工为第二产业、开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为第三产业的休闲农业科学架构,谢琼军已开始付诸实施。 目前,平米的加工厂、接待量40桌的餐饮、30间客房的宾馆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9月底相继竣工。届时,市民可在枣园逗留一日或两日的时间,除采摘外,可亲眼见证冬枣是如何制成红枣、枣酒,同时,在枣园里休闲、吃农家饭,感受夜宿山村的别样乐趣。(来源:衡阳晚报) 园址:衡南县谭子山镇杨湖村。 自驾:往祁东方向经国道至五塘附近,见指示牌行进即到。 谢总 颜玲玲杜宜缘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