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江一级泵站投入抗旱解决3个乡镇缺水难题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9日讯(通讯员谭建设)8月8日,骄日似火,连日的高温天气给衡阳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为了缓解旱情,栗江一级泵站立马启动了10台工程装机。随着轰隆隆的机械运转声,滚滚的流水顺渠而下,沿线3个乡镇、4.55万亩农作物的灌溉得到了保障。 “从7月6日开机到现在,我们持续抗旱了32天,现在当地的旱情得到了缓解。”衡南县栗江电灌站站长谢朝晖欣慰地告诉记者。据悉,栗江电灌站是衡阳市最大的电力提灌工程,年建成至今,主要灌溉衡南县栗江、松江、硫市等3个乡镇,设高、低干灌区。年,市、县水利部门对年久失修、设备老化的栗江电灌站进行了更新改造,但由于设计、施工等方面的缺陷,改造后的泵站机器并没能发挥预期的作用。 衡阳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时,机器一启动,泵站立式机组的传动轴系统就会发生剧烈摆动,轴承异常发热、频繁烧毁,导致机组设备不能抗旱运行。对此,市水利局党委高度重视,组建整改领导小组,确定整改清单,编制了整改技术方案,确保整改各项工作有据可依。同时,该局还委聘国家泵站工程专家、水利部稽查专家以及机电设备检测机构,对泵站机电设备进行了技术分析评价,工程量复核以及机电设备全面地检测、检修。今年6月底,施工方投入万元整改工程按照时间节点如期完成。整改后,同比往年除泵站能耗降低,效率提高,单机水量增大之外,还将节余抗旱电费近8万元。 站在距栗江电灌站30公里输水里程的界牌村,记者看到,村内稻田里的稻穗一串串颗粒饱满,郁郁青青。当地种粮大户王元友地告诉记者,虽然地处尾灌区,但是今年自家栽种的多亩稻田丝毫没有受到缺水的影响,预计亩产可达多斤,又将迎来一个丰收年。 [责编:成俊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