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胡朝阳/文

炉铺街并不长,用我的八十六岁老外公蹒跚的脚步去走,不过七、八分钟的光景便走到街尽头去了。街尽头有一棵参天的古树,庞大的树冠下有一座四合院式的庵堂,庵堂里有些香火,有些烧香火的人来来去去,老外公来并不是问他们的心事的,古树下站站,院子里看看花草,或者听听旁边水塘的蛙叫,也不站久了,只消几分钟,也没说什么又回去,算是交友告一段落。

炉铺街几乎没有年轻人居住,年轻人的心野大,都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了。街上只有几个老人和一些孩子。若是孩子们去上学,几位老太太在街尾话桑麻,那整个小街便属于老外公一个人。

外地人都说这炉铺街好看,喜欢青石板路,喜欢老房子。说到这个,老外公是很来劲的,因为他才是炉铺街铸造事业的承袭者和掌门人,当然他更是炉铺街刘氏家族年岁最高的长老,对于炉铺街的历史,他是要经常温故的。

一百多年以前,祖先来到这块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开了炉铺,熔铁铸造犁头犁壁等农县,制作铁锅铁桶等生活用品,祖先发迹了,在这里大兴土木,建宗祠堂,成家娶亲,开枝散叶。从那时,就有了炉铺街。

祖先是有智慧的,这个地方虽然依山傍水,然而地势不平,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呢,祖先们用山上和河边的石头,砌沟渠、垒平台、垫屋基、铺阶梯,再造一条青石板路,连接到每家每户,连接到你想要去的任何一个角落。一百多年过去了,河里涨了好几次大水,把炉铺街淹了又淹,可是水一退,石板路依然存在,炉铺街依然存在。

现在老外公有的是空闲来数这些石板了。从街前面的水井边算起,穿过稻田,绕过菜园子,进入到街内,向左,渐渐地转着一个小弯,就到街尾了,在四季不改颜色的忠贞山下面,在那一片能够闻到湘江河里渔香的桃树林前,外公非常满意地用他的福寿拐杖点击着最后一块石板,一百块,多么吉祥的数字,老外公的快乐不亚于一个孩子得到了一个满分!

老外公再往回走的时候,是要好好地看看这些逗外地人喜欢的老房子了。青砖青瓦青石头,木柱木梁木门面,通风透气,明明亮亮,又庄重又灵活。老外公常常在城里夸耀:我们炉铺街的木房子好,所以我们刘家的子孙个个都聪明发达。任凭城里的房子装修得如何豪华,任凭哪个外孙有多么孝顺,老外公是不愿在城里多住的,只消两日,他的心便飞回了炉铺街。

  老外公一边看看房子,一边就把思想任意停歇在某个阁楼、某间窗下,或者刚刚飞过眼前的蜻蜓或者蝴蝶上,任意由它们把他带到遥远的年代,那些让他欢喜、让他忧愁的岁月。

在堂屋的西头那间柴房里,曾经关过他的父亲,一个不满意一辈子开炉,一心向往共产党,要救天下穷苦百姓的秀才。他已经成家了,生下了老外公等三个儿女,但还是要离家出走,被他的父亲关在这里,想收住他的心。他还是撬窗而逃了,跑到柏枋坐船到祁阳那个地方去寻找党组织了,从此天涯茫茫,再也没有音讯。

东头住过他的母亲,她拖儿带女,白天开炉纺砂,晚上思念丈夫,炉火和思念把她的眼睛弄瞎了,她摸着木门走过一间间房子操劳的身影,老外公现在还仿佛能看到。

老外公从小就当家,到深山里去收铁,一天走过七、八十里山路,走水路往各方送货,经受过无数次风雨、巨浪和盗匪的惊吓。一辈子在炉火前做工,眼睛开了四次刀。

老外公虽然读书不多,但是见多识广,拿得事准。解放初期,县里要办三锅厂,老外公毅然把炉铺的设备、资金和技术全部捐献出来,自己甘当一个普通工人,带了好几代徒弟,为三锅厂奉献了青春年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老外公敏锐地察觉到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又决然地办起栗江第一个私人工厂。重起炉灶,重打江山,老外公从50多岁一直做到80岁,炉铺街的美名传扬县外,外公也成了乡间最富有的老人。十年前,老外公把在三塘上班的儿子叫回来接班,说:咱们刘家的炉铺应该越做越大,代代相传。

湘江后浪推前浪。舅舅的主打业务是省内外大锅炉厂的炉排生意,他研制的炉排科学合理,节省能源,外形美观,经久耐用,深受客商的喜爱。老外公悄悄告诉我,舅舅每年的产值超过了百万。两年前,舅舅在不改变老屋外形的基础上扩建了现代化的厂房,聘请了若干工人。一些在外地打工的炉铺街的年轻人,闻讯都赶了回来,在舅舅的厂里做事。每逢开炉的日子,红红的炉膛呼呼的响声,街头街尾都听得见,精巧的模具晒满了一街,来来往往的生意人指指点点,说说笑笑。老外公是闲不住的,他上楼下楼,这里指导一下,那里教导一番,这样的时日,炉铺街充满了生机,繁荣而热闹。

  要是不开炉,炉铺街又恢复了往日的寂静,老外公仍然会把时光用来欣赏他的炉铺街。

老外公带着他的小黄狗走呵走呵,走到街口,再折回去,再走过来。老外公并不认为炉铺街没好长。小黄狗在主人的脚步停下来时,总要往连接公路的那道坡上欢腾几个来回,用它摇晃的尾巴牵引老外公的视线,时而引到坡上,时而回到脚下,时而又上去了。要是舅舅去县里开人大会,老外公就站在这里等舅舅;要是送货的车去了城里,老外公就站在这里等车回;要是谁也没出去,他就在这里等他的在外面生活的骨肉亲人;小黄狗是懂得老外公的心思的,它站在坡上停留片刻,认真地看看公路上的客车过往,倘若车停了,从车上走下来它家的亲人,它立时就会兴奋得象小老虎一样冲下坡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它的主人。

  它的主人顿时会笑得整个炉铺街都敞亮敞亮。

-----------------------------------------------

“微衡南”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白蒺藜的美容功效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