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引起孩子听力障碍有先天和后天两大原因。先天性耳聋又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遗传因素,二是妊娠期间母亲受到了病毒感染或使用了一些影响胎儿听力的药物。而现在,许多家长往往忽视了后天因素的防范,如噪声、意外、污染、传染病、药物等因素的致聋。 噪声。儿童的听觉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太大的声音刺激会导致孩子内耳的微细血管痉挛,供血减少,从而使听力下降,甚至造成噪声性耳聋。因此尽量少带孩子到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看电视也不要把音量开得过大。此外,有些孩子喜欢戴耳机听音乐,这很容易导致听力受损。 意外。切莫让孩子把细小的物品如豆子、小珠子等塞入耳内,以免造成外耳道黏膜损伤、感染。儿童喜欢打闹,不小心也会碰伤耳道,引起感染,从而使听力下降。若孩子头部受到外伤,也容易波及内耳,严重的会使耳膜破裂。有些家长喜欢用发卡等尖利的东西为孩子挖耳朵,容易挖伤耳道,引起中耳炎。 污染。中耳腔内有一条通往鼻咽部的细管称咽鼓管。儿童的咽鼓管比较短、宽且直,呈水平位。孩子感冒或吐奶、呛奶时,细菌便很容易从咽鼓管进入中耳。还有的孩子淋浴、洗头或游泳时,污水进入耳内;有些孩子躺着大哭,眼泪流进耳道,这些污物进入耳道易引起感染。 传染病。麻疹、流脑、乙脑等都可能损伤听觉器官,造成听力障碍。因此,要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如果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传染病,应特别注意保持患儿口腔、鼻腔和咽部的清洁,以防细菌蔓延感染到中耳。孩子患急、慢性中耳炎时,更要及时、彻底治疗,以免留下后患。 药物。聋哑症是感音性耳聋中最严重的一种,而感音性耳聋很多是由药物中毒导致的。因此,孩子生病时尽可能不要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利尿剂、抗疟药等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对内耳都有毒副作用。 2 如何保护好孩子的耳朵? 要想让宝宝拥有正常的听力,从怀孕开始就要十分注意,下面就生活中一些比较常见,家长又很容易忽视的问题作一些介绍。 01 给宝医院 孩子耳垢比较多,形成了团状,像个塞子一样塞在耳朵里面,医院,请医生帮助清理,而不能由家长自行处理。在医院,医生可以通过耳灯或者反光耳镜直接观察耳道内部的情况,耳垢较多时,可直接用棉签或医用镊子取出。 当耳垢已经形成耳垢石很难取出时,医生还可以选用滴耳液软化耳垢。软化的耳垢会从外耳道排出,也很容易清理。 02 问宝宝是否耳部不适 当孩子患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不过,这种急性中耳炎一般是在感冒后7—10天才会发作,因此很容易被父母忽视。在宝宝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已经消失后,父母还需要 有些家长以为只要植入了便是痊愈了,孩子就能像正常人一样听到声音、开口说话,这是完全错误的观念。并不是所有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都可以获得相同的术后效果,手术的疗效与患者自身条件、人工耳蜗的性能、手术状况以及术后康复训练等密切相关。 04 宝宝患了感冒,不要坐飞机 孩子身体状态很好的情况下,乘坐飞机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通过吃奶或者吸吮安抚奶嘴等方法来减轻耳部的压迫感。但是在宝宝患有感冒时极易引起中耳炎,最好不要坐飞机。因为这时候咽鼓管处于一种水肿的状态,会加重对耳部的压迫。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