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9/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邹锦龙火了!

跟着他一起火的,是由他创作的《我是客家人》这首客家方言歌曲。截至5月26日,在抖音短视频社交软件(下称抖音)上,这首充满客家韵味的歌曲被6.5万多人使用,排名前三的视频收藏量均超过10万人次,排名第一的达18.8万人次。邹锦龙个人账号发布的视频收藏量超过11万人次、点击量已过万人次,并一度登上抖音飙升榜和热歌榜,粉丝量1小时暴涨4万人。

“这些以《我是客家人》为背景音乐创作的视频,以展示客家美食、客家建筑、客家文化等内容为主,引发客家身份认同,对传播客家文化有着积极作用。”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客家文化学院执行院长吴良生表示。

《我是客家人》红爆抖音,引发客家身份认同

年10月,在外漂泊多年的邹锦龙回到家乡河源。“有一天,在客家餐厅用餐时,忽然感觉客家菜是这么亲切,我是如此热爱河源。”邹锦龙说,为了把当时所见所想记录了下来,他即兴创作了这首客语摇滚单曲。刚开始,他不好意思唱出来,怕被人笑话。但经过几次修改和磨合后,这首颇有创意的客家流行音乐得到一帮玩音乐的同伴的认同,这给了邹锦龙极大的鼓舞。

年,邹锦龙发行《我是客家人》单曲。单曲快速风靡海内外客家族群,在各大平台上点击率超过0万。此外,这首歌曲还被全球各地的客家人翻唱,有马来西亚版、台湾版、江西版、海南版。

《我是客家人》MV

邹锦龙个人宣传海报

这首创作4年多在河源乃至客家地区有一定传唱度的客家方言歌曲,再次火爆网络,起因却有些偶然。4月底,邹锦龙在一家KTV唱歌时,现场录制已经他唱了无数遍的《我是客家人》,并将视频上传到抖音上,引来无数网友点赞。大约一周后,这首歌曲被不少“抖友”采用和创作。5月14日,《我是客家人》登上抖音热歌榜。目前,抖音日均播放量达10亿次,预计通过《我是客家人》了解客家文化的抖音用户已近亿人次。

年12月,邹锦龙在深圳市海梅音乐节上表演

我是客家人

“我是客家人,爱吃客家菜,河源的猪脚粉和客家酿豆腐是我的最爱……”这句用客家话唱出来的歌词,更是引起了不同地区客家人的身份认同。一位在湖南省衡南县居住30多年的老伯,听到这首歌后,要求外孙帮自己拍了一段念叨“我是客家人,爱吃客家菜,河源的猪脚粉和客家酿豆腐是我的最爱”的小视频,引来了无数的点赞和评论。

目前,已有广东、江西、云南、湖南、福建、海南、香港以及印度等地的客家人,在抖音上使用《我是客家人》进行视频创作。与这首歌一起火爆的还有邹锦龙创作的《大客家》《忆童年》等歌曲,以及多位以客家方言创作的客家流行音乐歌手。为此,抖音平台还开设了“寻找客家人”“客家人”等主题。

为创新客家文化传播方式提供借鉴

使用《我是客家人》为背景音乐创作小视频的抖音用户,绝大多数都是客家人。评论中,不少网友表示“以身为客家人自豪”。此外,也有不少网友鼓励邹锦龙继续创作客语歌曲。网友“点点雪花”称,“歌曲很好听的,作为年轻人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和传承做出自己的努力,是好样的”。另一用户“Long”称,多创作母语歌曲就是传承客家文化最有效的方法。

也有一些外地网友因《我是客家人》所展现出的客家风情,特地来到广东。一位云南的女网友,就因为看到视频后,驱车多公里,来到广东,探寻客家魅力。

对于自己的作品在网络上走红,邹锦龙难抑激动。“这说明我的作品得到了大家肯定。”他说,客家话本身就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球各地使用客家话的人群很多,客家流行歌曲刷爆抖音平台,引起各地客家人对客家文化的认同,这更加坚定了他通过流行音乐传播客家文化的信心。“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客家文化学院执行院长吴良生说,信息时代下,人们生活节奏快,抖音这一社交平台符合现代人接收信息的需求和方式。《我是客家人》这首通过现代流行音乐内容生产手法创作出来的客语歌曲,符合大众对生活化、趣味化和倾娱乐化的文化需求,特别是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口味,让人们耳目一新,走红网络有其必然性。此外,这一文化现象引发不同地域客家人对客家身份认同和对客家文化认同,对于河源创新客家文化传播方式提供了借鉴。

年,邹锦龙发行了个人客语专辑,收录他创作的10多首客家方言歌曲。对于今后的创作,邹锦龙表示,作为一名音乐人,他将继续坚持用客家话结合现代音乐进行创作,他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把客家建筑、客家美食等客家元素融入到客语歌曲中,以传承客家文化。

来源/河源日报

记者/欧阳瓒赵锋

编辑/傅泽彪|校对/王志刚

河源欧阳瓒赵锋

赞赏

长按







































儿童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广西白癜风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