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皮肤 http://m.39.net/pf/a_6338731.html

罗亮泗,年11月出生在三塘镇洲市公社乐洪大队一个贫苦的佃农家庭。父亲被国民党抓壮丁,迫于生计母亲带着他们到处逃荒行乞。

他们一路逃到了娄底新化,在途中罗亮泗的姐姐染病身亡,哥哥和母亲也患上了肺痨。年8月,苦大仇深的罗亮泗遇上了解救他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并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师团的一名小战士。

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罗亮泗所在的第39军就是第一批进入朝鲜的中国军队。11月1日,第39军与美骑1师先头部队打响了第一枪——云山战役。罗亮泗所在的红七连向云博公路诸仁桥附近开进,准备围歼美骑1师骑8团3营,在行至云博公路时,一辆号美军重型坦克将战士们压在开阔地上抬不起头来。战士们向坦克投出手榴弹,根本炸不透坦克厚厚的铁甲,情况十分危急。

三营教导员王少伯把组织爆破的任务交给了二班年龄最小的战士罗亮泗。接到命令的罗亮泗抱着两根绑在一起的爆破筒,通过之前细致的观察与琢磨,将两根爆破筒插入敌重型坦克第三、四负重轮之间,猛地一拉火,罗亮泗看见爆破筒冒烟了,一个侧滚翻就离开了坦克,起身就跑,跨过公路还没来得及蹲下,只听“轰隆”一声巨响,火光直闪,浓烟四冒,敌坦克履带瞬间被炸毁了,庞然大物顿时瘫痪在地,和一堆废铁没有什么两样。美军见势不妙,抱头鼠窜,我军乘势重创了敌军。罗亮泗被四处飞来的残片击中,头部、背部、腿部等多处受伤,昏死过去的他被战友们从死人堆里抬了出来。罗亮泗用他的勇敢与机智阻击了敌军前进通道,对重创美军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消灭敌军创造了有利条件。罗亮泗因此成为了志愿军中年龄最小、最早打坦克的“爆破英雄”,创造了用爆破筒打坦克的范例,并荣立特等功。

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和《东北日报》上对罗亮泗用爆破筒炸毁美军坦克的事迹做了专题报道。

大家都知道,云山战役是志愿军入朝以后是第一次大战役,当时的志愿军战士真是用双脚“跨过鸭绿江”的,因为除了两只脚以外,其他机械化部队很少。我们注意看罗亮泗的铜像,他的背上还背着一把大刀,可以说就是小米加步枪。而美军却有汽车,有坦克,有飞机,有战舰。这就是一场不对等的战争。当时的志愿军战士,很多都是打日本、打老蒋的老战士,但是打坦克真的没有经验,也没有专门的武器。当美军的坦克在战场横冲直撞时,志愿军真的拿他们没有办法。但是罗亮泗凭借过人的胆识,用两个爆破筒就炸毁了敌人的坦克,不仅炸出了志愿军的自信,提振了我军士气,更改变了战争模式,开创了我军特种战争的先河。这就是中央军委能为罗亮泗树立铜像的原因。此后,我军开始研究特种作战,北京大学还有一个军官进修班,叫“罗亮泗班”,39军在全军率先成立一个部队特战部队,其中有一个班就是“罗亮泗班”。后来这个特战部队发展成为79集团军特种作战旅,在罗亮泗铜像揭幕那一天,特战旅的两位代表,和罗亮泗班的老战士,都出席了典礼。

罗亮泗创造的单兵炸坦克作战方法,是一项伟大创造,但也是一项军事机密,不能告诉广大群众,更不能让美军知道。所以,罗亮泗只是获得了39军军部的奖励。所以,罗亮泗回到家乡后,闭口不谈自己的战斗经历,别说我们衡南县的干部群众不知道罗亮泗炸坦克这件事,就连他的子女都不知道。以至于部队送铜像过来,我们还是一头雾水。那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宣传罗亮泗,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就是因为这个军事机密已经解密了,我们有更先进的单兵武器,再也不需要单兵用爆破筒炸坦克了。

年5月,罗亮泗以身体不适、文化程度较低为由自愿回乡务农。荣归故里后,罗亮泗严守军事机密,把荣誉证书、军功章锁在抽屉里,从不拿来示人,更不居功自傲,默默无闻地全身心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他先后在洲市煤矿、衡阳冶金机械厂工作。年12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年连续出席市先代会。年10月,在衡阳冶金机械厂工作20年的罗亮泗终因伤残影响不得不离开工厂,回到了乐洪村与家人生活。年12月,独自在家的罗亮泗在地炉旁烤火,突然晕倒,倒在了地炉上,等到家人回来时罗亮泗的下半身已经深度烧伤,局部已经烧焦了,医院治疗时,罗亮泗坚持说:“医院了,医院也不一定治好,别浪费国家的钱了。”在罗亮泗坚决的态度下,子女们含泪在家照顾着他。年2月25日,正月初七,严重烧伤两个月后,这位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特等功臣走完了自己低调的人生旅程。

直到年,在英雄罗亮泗生前所在排服役的江苏籍士兵张永春,受老营长王少伯之托,通过各种渠道、多方打听、几经周折,找到三塘镇乐洪村来了,这个埋藏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英雄故事,才重见天日。张永春和我们镇党委、政府出资为罗老前辈修建了墓碑、中央军委为罗老前辈树立了铜像。

可以说,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罗亮泗机智英勇的战斗精神、甘于寂寞的伟大人格、严守秘密的职业操守,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老英雄战场上舍生忘死、不惧牺牲,和平年代深藏功名、默默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信仰与忠诚,什么是使命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说:“干部要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这样,人生奋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点,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砥砺初心、牢记使命,以大我情怀引领小我进取,实现好个人抱负与党和人民事业的有机统一,我们就一定能建功立业新时代,书写好个人奋斗、共同追梦新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