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力行办实事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直各部门单位围绕全市重点工作,聚焦群众实际需求,结合各自实际,纷纷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回应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用心用情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立足部门职能大力深化实践活动 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启动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把学史力行贯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任务,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高质量推动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结合起来,把广大党员参与学习教育的过程体现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系列活动中,形成了具有自然资源部门特色的生动实践。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支撑要素保障。全面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突出抓好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解决好企业用地需求问题。做细做实大量基础工作,抓好重点项目目标化、规范化、清单化、节点化、责任化服务保障,实现了全面掌握、全力服务、全程监管、全面见效。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实现了“零突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闲置土地处置、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建设用地二级市场等工作有序开展。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充分挖掘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政策优势,利用乡村振兴服务队,积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等工作,继续在政策、产业等方面支持帮扶。目前,我局承担的济宁市东部贫水地区水文地质调查与示范工作,取得了贫水区域找水的重大突破,解决了当地群众经济生产用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保障民生需求。我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将城镇居民住房产权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任务和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落脚点,在创新开展“民意‘5’来听”、广泛调研收集社情、主动回应群众线上线下诉求的基础上,集中发力向“历史顽疾”发起总攻,力争年底前基本完成现有20万套的城镇居民住房产权历史遗留问题。截至5月中旬,全市已化解历史遗留问题13万套,占到全部任务的67%,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被难题困扰多年的群众的赞许好评。 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服务质量。精简办事流程,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充分借助数字赋能,强化资源整合,让数据多跑路,让网络多办事,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质量,创新“交房(地)即办证”服务模式,做到住权和产权同步实现,设立“异地代收代办”业务专窗,明确工作流程和职责义务,通过“一网通办”和异地代收代办综合方式,实现“全省通办”“跨省通办”。年以来,新办理交地即办证项目个,交房即办证项目25个、户,实现月月有案例、工作常态化。 市国资委 开展“为国企解难事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国资委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突出重点,聚焦“为国企解难事为群众办实事”这一主题,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聚焦有效解决企业发展困难办实事,切实提高服务企业效率。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工作重心下移,主动靠前服务企业,以多会合一的创新形式,将党委扩大会议暨年董事会工作报告会开在企业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帮助企业解决深化改革、项目建设、双招双引、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难题,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着力解决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办实事,不断提升服务群众水平。结合市委民意“5”来听行动,围绕资源共享、共建家园、帮困解难,组织民情书记团队到警韵之家北区、舜泰园回迁区、舜泰园小区开展“公交进社区”“旅游惠民”“邀您共赏太白湖大唐牡丹花”门票赠送等系列普惠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的好评。 下一步,市国资委将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把解决事关群众、基层、企业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双推进,不断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切实为群众、为基层、为企业“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突出学史力行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济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组在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一岗双责”基础上,结合服务窗口单位实际,注重“学”“用”结合、突出学史力行,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边学习、边检视、边查摆、边整改、边提高,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深化联系群众“大调研”。为抓实工作,摸清实情,解决问题,3月17日开始,中心党组班子成员利用10天时间深入县市区、银行、房地产开发企业突出问题导向采取蹲点调研、“四不两直”等方式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解决实际问题。在督导过程中,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全面了解掌握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和业务工作开展情况,收集反馈问题9条,意见建议23条,为提高下一步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奠定基础。 实施归集扩面“大攻坚”。为提高住房公积金制度惠及面,中心按照“先建后全、先低后高、先易后难”的原则,摸清本辖区应建应缴企业数量,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扩面“千万工程”,针对未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规模以上企业,未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上市挂牌后备企业、“一窗通”推送企业,建立年全市重点目标开户企业台账,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推动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工作的开展。今年第一季度共归集住房公积金25.1亿元,同比增长20.7%;新开户职工人,同比增长超过90%,其中,民营企业新开户单位家,新开户职工人。 开展逾期贷款“大清理”。为切实维护全市缴存职工的利益,强化逾期贷款催收,加强贷款风险控制,3月份以来,中心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了逾期贷款专项清理活动,综合采取电话、短信、上门等多种手段开展催收。在此基础上,对于较难催收的长期逾期户,积极采取司法程序、跟进强制执行等手段,一人一策、逐笔清理。活动开展以来,已成功清理逾期贷款34笔,另有15笔进入起诉程序,5笔进入强制执行流程。 推动服务群众“大提升”。为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增强住房公积金窗口服务工作的效能和水平,树立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服务形象,积极开展“陪跑帮办”、“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周六工作制”等服务形式,并组织各住房公积金服务窗口开展“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服务大改进”活动,吹响了全市公积金系统干部职工“学业务、强技能、练精兵、比贡献”的号角。 实现线上办理“大提速”。为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中心开展“业务办理大提速”活动。通过数据共享和信息联网,进一步精简证明事项,截止目前仅保留2项证明材料。研发线上无纸化业务系统,做到了材料、证明、签章全程电子化,目前,已启用的电子证照包括电子营业执照、电子不动产权证等6种,应用于住房公积金29个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工作有序推进,按时完成3项跨省业务通办、提前完成4项跨省业务办理。移动端业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截止目前手机APP下载7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