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白芷酊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 http://pf.39.net/bdfyy/bdfyc/140813/4447663.html 凤岭文学▕我的家乡 龙上人的逸闻轶事(续)文陈之强(六)煤炭采掘业的兴衰简史龙上,山上有竹木,地下煤炭资源丰富。早在万历年间(-年)就有浏阳人在距龙上不远的细冲开采煤窑,取名万历煤窑,是攸县采煤史上第一家,最少也有年历史。龙上的烟坪里煤窑,开采时间也不少于年。民国六年(年),湖南省政府派曾令杨锡光、陈保元等十一人到攸县东部山区进行地质和商煤调查,统计12个煤矿,就有“烟坪里煤矿,矿权人陈明斋,年产煤石”的记载。古时,乃至建国初期,挖煤都没有任何机械,靠的是人力,岩斧挖,竹筐拖,油灯用口咬着,拖鞭套在肩上,鞭尾钩住竹筐,平巷拖着走,斜坡装木梯,匍匐往上爬。那些年,交通不便,购煤一般是肩挑或用土车子推。有煤卖不出。家庭用煤也很少用碎煤。藕煤器尚未发明,要用碎煤也是用人工作成煤球,用时砸成碎块。所以,挖煤时许多碎煤就留在矿井里。年,在对巷冲煤矿打通横眼里老窑,里面储存的碎煤,足足三年才挖完,约2万多吨。这是古人给后人留下的财富。煤窑的采掘,给龙上人既带来了财富,也留下了后患。改革开放初期,提倡“有水快流”,至年,龙上所在的严塘村,小煤窑达到30多处,年产煤达到20万吨,曾一度成为攸县的首富村。最高年村里给组民分红人均达到4千多元。后来,随着产业政策的调整,经历多次改制兼并,逐步处于关闭状态。这产业的发展,有利有弊,而且弊多利少,给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不少。如今龙上水田无水,荒芜一片。龙上那位泥腿子诗歌爱好者,早在年就曾写下一首诗歌。题目为《煤区农民的呼唤》。诗曰:煤炭是个宝,城乡都需要。煤矿日夜采,炮声轰轰叫。财源滚滚来,有人愁和笑。震得农田裂,震得水源消。坡滑沟堵塞,稻田种不好。青年无事做,谋生往外跑。老年家中坐,跑也跑不了。有朝煤挖尽,生计怎么搞。经济不转型,富会向穷走。(七)服务人民健康的叔侄俩龙上籍人学医的有好几位,行医最早的还算陈虚怀和陈亦雄两叔侄。陈虚桓,生于年6月,青年时代,出外闯荡,精读医学,曾在国民党师师部任军医,年自动退伍回乡,在攸县皇图岭开设虚桓诊所,为民解难,博得好评。建国后,他积极投身人民卫生事业,年下半年,在家乡组建黄丰桥联合诊所,管辖黄丰桥、柏市、鸾山、官田等区域的医疗防疫,他亲任所长,兼卫生协会主任。后来鸾山单独设区,他又在鸾山组建联合诊所,兼任所长,成了东乡联合诊所的创始人,把东乡具有一定声誉的陈嘉成、陈占梅、李吉康、颜学章、颜充闾等名老中医聚集于各个诊所,服务于人民健康事业。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坚持贯彻卫生工作方针,短短几年时间,消灭了性病、疟疾、麻疹等传染病,为人民解除疾苦,增强体质作出了贡献。曾受到攸县卫生行政部门的表彰。年5月,陈虚桓调入县卫生院工作,在后来的反右斗争中被划为右派,身心受到摧残,不幸于年12月30日含冤去世。直到年才彻底平反,恢复名誉。陈亦雄,生于年2月,是陈虚桓的亲侄儿。他从15岁起就跟着叔父走上了卫生防疫战线,帮着打防疫针、送疟疾药。年考入长沙卫生学校公卫班,年分配到衡南县卫生防疫站工作,一干就是40年。年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授予的从事卫生防疫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和证章。年底光荣退休。在衡南县卫生防疫站,身任流行病主管医师之责,在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有效消灭了疟疾、白喉、天花、百日咳等传染病,控制了流脑、伤寒、痢疾的流行,他还上书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衡南县装备了中国第二条冷链外线。他一生以民为主,以民为师,以民为乐,爱党、爱国、爱民,奋斗在衡南县,为衡南县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当选了二、三、四届县政协委员,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个人。退休时,自己写下了一首小诗,暮年仍然充满着激情。诗曰:一生奋斗为防疫,老当益壮从头越;中国富强进大同,福寿康宁靠政策。(八)泥腿子诗人的《夕阳情愫》一位年至古稀,患有绝症,只有初中文化,一生未出“农门”,把写诗作联当做劳作之余的一种休闲,作为暮年“怡情养性悦开怀”的一种乐趣。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自己年满70周岁的“七十双庆”之际,一气呵成,写出《夕阳情愫》诗联集一书。这位泥腿子诗歌爱好者,也是龙上人,名叫陈福华。陈福华,生于年9月,初中毕业后,一直以“农”为业,任过生产队记工员、会计、队长、村党支部书记、乡农技站农技员和站长。年从农技站内退回乡。后来患上鼻咽癌,身体一直欠佳。从年4月起走出牌桌枯燥低俗的业余生活圈,进入镇区文联旗下的雅艺书社,以能者为师,学习写诗作联。兴趣一来,便着了迷。有时夜深,突然想起一两句诗句,马上披衣下床把诗句记下。乘车去镇上赶集,在车上也是冥思苦想,推敲着联句中的某个字。诗钟,是一种限时限题,具有多种格的诗作,起于明朝后期,盛行清朝后期和民国初期,后来逐步成了一种频于失传的文字形式。陈福华为了读写诗钟,从最基础的汉语拼音学起,以《新华字典》为友,分辨声韵,辨别词性,校对平仄。《夕阳情愫》这本诗联集,近两百首(副)打油诗、诗钟、楹联,十有八九“出生”于年下半年和年上半年这一年多时间内。这么短的时间,写出如此多的作品,其成果已经超越同仁之所料,对其勤奋好学、辛勤耕耘的精神,无不为之钦佩。陈福华的作品,以打油诗为主。按他的说法,“打油诗歌容易作,不受韵律所约束”,“妙趣横生又幽默,即景即情随心欲”。他自信:“阳春白雪金光灿,达里巴人也辉煌”。他的作品,选题都出自亲历其境,亲睹其事,亲思其意。所表露的全是党情、国情、乡情、亲情、友情、师情。他的作品多为情理交融、寓理于情,寓情于景,不乏美文佳句。如《朋友》中的“友情要向太阳亮,莫像月亮有圆缺”,“唯有心交天地长,良友识于患难急”。《说钱》中喻钱“像仙丹把人救治,像恶魔腐蚀魂魄。”为贪腐分子《画像》中的“劝君清风朝天去,免得阎王话短长”。《当官》中教戒党政干部“报国当存清政志,为官当效廉民臣”。写得多通俗、多幽默、多实在、多形象。(九)改革开放加速提升的幸福指数改革开放,龙上同其他地方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的幸福指数大为提升。建国前,这个小山沟,只出过一名大学生,十有八九是文盲。-年龙上曾办过两所夜读班扫盲。陈深泽,只字不识,钢笔买了两支,天天插在中山装的口袋里。陈龙光是个挺乐观的人,也不识字,却喜欢哼小调,他编了几句顺口溜:“一款新衣笔挺挺,两支钢笔插前胸,苏联大哥哈哈笑,装模作样有何用?”(那时中苏关系密切,老百姓常称苏联老大哥)边走边唱,讥讽深泽。深泽不以为然,你唱你的小调,我插我的钢笔。足见人们对文化的渴求是多么强烈。打70年起,九年义务教育得以普及,可是上过大学的还是寥寥无几。改革开放后,从九十年代开始,高中逐步普及,上大学的人与日俱增,如今龙上人上过正规大学的,初略统计,在30人以上。有的成了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有的当上了大学教师;有的走进了领导岗位;有的作了企业老板。龙上,过去很闭塞,只有一条弯、窄、陡的山路,别说出远门,到过县城的人微乎其微。年连接酒网公路,兴建了一条经龙上去严塘的公路。改革开放后,几经整修,道路不断拓宽。年国家投资好几百万元,列入乡村公路升级项目,公路的档次又高了许多。如今,龙上拥有5辆货车、16台轿车。走南闯北是常态,出过国的人也不少。七十年代前,龙上照明还是点纸篾,光油灯,在墙壁上沾个泥巴坨,把纸篾插在泥巴坨口眼里。年5月29日,搭上黄丰桥水电站的电,由于小水电电力不足,还流传过两句顺口溜:“龙上乃叽(方言,小伙子的意思)真耍款,电灯底下光灯盏”。到年正式进入国家电网,用电充足正常。住房,七十年代前,都是土抖墙(干打垒),八十年代发展到“金包银”,外墙红砖,内墙土抖。九十年代红砖加水泥板,外贴瓷板。从二十世纪开始,全组40户人家,先后有37户在大、中、小城市购买了商品房。不少人过起了城市生活和城乡轮换居住的生活。衣食住行的幸福指数大提升,生老病死的幸福指数也不赖。单就社保、医保来说,早在年,村里就开始每年给60岁以上的老人生活补贴金60元,年10月31日,老人领取养老保险金元,成为株洲市农村首批养老金受益者。医疗保险,所有组民都进了“笼子”,医疗支付比例年年有所提升。陈福华,进了职工医保,早些年患鼻咽癌,在长沙湘雅手术,支付医疗费13.7万元,医保报销了9.8万元。年6月又患前列腺增生急性尿堵,医药费元,自己只花了元。他逢人就说:搭帮有个好母亲。人家说,你这么大年纪,还有母亲呀?他说:我娘叫中华,有儿女14亿。◆◆◆◆◆ 诚征稿件 不限题材和体裁 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