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光伏电站就好像是我们村里开的‘阳光银行’!”近日,在衡南县云集镇神龙村的光伏发电站,一位村民指着一排排整齐地排列在绿草地上的发电板,高兴地向记者发表感慨。这是衡南县建成的第一家光伏扶贫电站,从年8月底竣工到今年3月底,共发电8万余度,总收益6.8万余元(含国家补贴),它成了该县通过光伏扶贫惠及贫困群众的一个样板。

近年来,衡南县抓住国家光伏扶贫项目建设的政策机遇,把光伏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举措,精心组织、全力推进,走出了一条“一次投资、循环发展、长期收益”的光伏发电助力脱贫攻坚的路子,既保障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目前,全县已建成63个60kW、2个kW光伏发电站,全部并网发电,实现贫困村光伏扶贫电站建设全覆盖。

衡南县光照资源丰富,拥有发展光伏发电的良好条件。年以来,衡南县坚持“合理布局、规范运作、统一管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多元融资、分段实施,在全县65个贫困村建设60—kW村级光伏电站。

该项目严格按照不超过7元/瓦的建设成本,项目总投资.3万元,其中省财政补助万元,市财政补助万元,县财政投入万元,村自筹.3万元(主要来自后盾单位投入及社会捐赠等)。

为把光伏发电这一利国利民的政策落实好,衡南县委、县政府规范管理,全力推动光伏扶贫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见效,使贫困群众早日得到实惠。衡南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扶贫、发改、财政、国土、林业、环保、供电公司、水利(小水电)等有关单位和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目标任务,确定专人负责,全程抓好项目工程选址、征地、建设、管理等工作;制定了《实施方案》,在项目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收益分配等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确保了项目扎实有序高效推进。

为保证光伏电站高效运行,可持续地发挥其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作用,衡南县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政策扶持、市场运作、量化标准、确保收益”的思路,确保“利用有限资金、招来好的企业、买到好的产品、建成好的电站”,采取“一村一站”的方式将全县65个贫困村光伏电站分五个标段公开招投标,中标单位为5家实力雄厚的公司。

光伏电站建成后,衡南县通过招投标明确了专业运行维护公司,签订了运维合同,运行维护费用从电费收益中提计,额度不超过总收入的6%。同时,制定了《光伏发电收益分配管理办法》,规定光伏电站的资产归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负责运行管理,每个村级光伏电站,每年收益4万元—6万元,除去电站运维等开支外,其余收益归属村集体,主要用于公益岗位扶贫、小型公益事业扶贫、奖励补助扶贫等三个方面。

如今在衡南,光伏发电既有效利用了光照资源,更推动了绿色农业生产和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朝阳产业。目前,衡南县村级电站累计发电已达万度,获得收益75余万元,惠及全县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

通讯员:邹高峰谢瑞林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