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村全景 “承包下这口鱼塘,年底增加几千块钱收入应该不成问题!”近日,记者在衡南县鸡笼镇双溪村采访时,正在往鱼塘喂草的村民谢培友乐呵呵地说。 双溪村有十多口水塘,由于年久失修,大多丧失了蓄水功能。市烟草局驻村扶贫工作队进驻后,一年时间便出资修好了8口水塘。 ▲硬化后的鱼塘 “更重要的是,这些水塘恢复了蓄水功能,干旱时又能灌溉水田了。”日光村村主任、原双溪村村支书王宏伟告诉记者。 “在脱贫攻坚战中,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块难啃的‘骨头’。”采访中,王宏伟向驻村工作队竖起了大拇指,“双溪村基础设施薄弱,两年多来,驻村工作队逐个攻坚,为村民办了很多实事,给全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 双溪村地处鸡笼镇西北部,是省级贫困村,去年与日光村、叶江村合并成新的日光村。年4月,市烟草局驻村扶贫工作队正式进驻。 “水利设施老化、环境设施落后、经济模式单一、村民收入偏低……”经过一段时间的摸底,工作队队长、市烟草局机关党委副书记陈巧明在记录本上这样给双溪村“画像”。 “只有基础设施脱了‘贫’,村里的产业发展才能跟上,贫困户脱贫才有希望。”陈巧明告诉记者,“我们的头等大事就是,尽快补齐双溪村基础设施的‘短板’。” 村干部和村民们向工作队反映,从双溪水库到青花河全长3.6公里的灌排斗渠是全村农业生产的“生命线”。因年久失修,这条斗渠严重淤塞,每逢暴雨,斗渠的水经常漫出来,冲毁田埂,倒淹水田,造成村民们的收成不同程度受损,“生命线”几乎成了“夺命线”。 进驻当年,工作队筹资万元,对这条灌排斗渠进行硬化、拓宽和清淤。年3月,斗渠全线竣工。 沿着斗渠行走,记者见到,蜿蜒的斗渠里水流畅奔,两旁的农作物郁郁葱葱,村民从事生产的“生命线”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除了这条灌排斗渠,工作队还修了4条总长多米的引水渠,双溪村17个村民小组的多亩水田受益。”王宏伟介绍说。 小坡组村民张志荣的家建在斗渠旁,他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下暴雨,听说县里、市里好多地段积水,我这儿一点事也没有。打心里感谢扶贫工作队,帮我们干了一件大好事!” 与张志荣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伍家湾组的村民陈德寿。采访中,他指着自家稻田旁一条宽约4米、长逾米的机耕路对记者说:“这是扶贫工作队去年新修的,之前是宽不足一尺的田埂。” ▲新修的机耕路 原来,双溪村老年人多,劳动力不足。村民们想开展机械化耕作,由于没有机耕路,插秧机、收割机驶不进稻田。驻村工作队得知这一情况后,在全村新修了8条总计4公里长的机耕路,让机械化耕作变成现实。 “这件事我们盼了好多年,如今有机器帮忙,种田轻松多了!”陈德寿说。 “感谢工作队,让我们这些老人住进了新房子。”今年81岁的孤寡老人刘家端逢人便说。 前些年,双溪村小学撤点并校后,学校办公楼被改作鸡笼镇敬老院双溪分院,住进20多位老人。 双溪村没有村部,村支两委租用一间闲置的房子办公。“四五个人挤在一间十多平方米的房子,进出都得互相挪凳子。”原双溪村村支书王宏伟回忆说,“这些困难我们倒可以克服,难为老人们的是,整栋楼只有一楼有个卫生间,他们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摔一跤可不得了!” 驻村工作队员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赶紧联系县民政部门,筹资万元,在村小旁新建了一栋两层楼的敬老院。 ▲崭新的敬老院 去年4月,20多位老人搬进了宽敞亮堂的新家,两人一间房,每间房子都配备了独立的卫生间。 最近,工作队还为敬老院引进了一批体育器材。“这些器材安装好后,老人们饭后可以活动活动筋骨,身体更健康。”敬老院负责人对记者说。 “村民们担忧什么,我们工作的方向便对准什么。”这是驻村工作队队员、市烟草局正科级干部唐国平的真心话。 驻村不久,有村民向工作队反映,村里的公路有两处路基出现滑坡,其中一处水泥路面下出现一个大空洞。村里的校车每天要接送20多名学生往返学校,每次路过都要小心翼翼。“麻烦你们去看一看,管一管。”村民拉着工作队员的手说。 实地勘察后,驻村工作队请来施工队伍,在出现滑坡的两处路段新修了护坡,并拓宽了路面。这下,校车可以安心通行了。 “如今,村民们一有困难就来向我们诉说,尽管工作量大了,但一想到这是村民对我们的信任,浑身就有了干劲。”唐国平说。 每当夜幕降临,双溪村公路旁50盏太阳能路灯齐刷刷亮起,照得道路两旁一片明亮。 “以前,天一黑,我们赶忙吃了饭、收拾收拾,上床休息了。现在村里有了路灯,我们也学城里人,晚饭后到马路上走一走,散散心。”铁塘组村民李林英跟记者说起这些时,脸上带着些神气。 双溪村村干部告诉记者,扶贫工作队的到来,让农村生活发生了不少可喜的变化。 除了太阳能路灯,村民感受颇深的还有自来水。安全饮水一直是双溪村的“老大难”,前些年,经济条件好的村民自己花钱打井,条件差一些的只好去公共水井挑水喝。 “水挑回来,不能马上就用,得放上一段时间,等水里的杂质沉下去。”村干部低声对记者说,“村里不少人得了结石病,多半是水质不好引起的。” 年9月,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一道,上门找自来水公司,协商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如今,拧开村民家的水龙头,自来水“哗哗”流出,跟城市居家一个样。 最让记者意外的是,在驻村工作队的联系下,双溪村宽带进村入组,安装到村民家里。 |